现代汉语中差比句类型丰富(李蓝2003),而其中天台话的差比句“是”字句及其语序类型特征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显得十分特别。如,“小王是小李长”(戴昭铭1999),句中“小李”是比较主体,而“小王”是比较基准,由形容词“长”所表示的比较结果在语义上指向“小李”,所以该句意思是“小李比小王长”。这种“是”字比较句在词序类型上与普通话具有明显差异。对于它的类型特征,赵金铭(2002)从比较结果的语义指向角度,指出它与藏缅语族语言差比句的相似性,认为“是”很可能类似于汉藏语系一些亲属语言中表示比较的格标记。对此李蓝(2003)持不同看法,他利用庆元、武义等吴语语料、绩溪、休宁等徽语语料,认为天台话中“是”字差比句中“是”并非是一个真正的比较标记,而是一个连接两个比较项的连接词,这种结构是由分句式泛比句或完整的差比句删并而来的,它是汉语差比句在特定方言区的新发展,不是前上古汉语时期比较格标记的遗存。若如此,那么这类差比句又兴起于何时呢?它在今吴方言中的使用是否可如“比”字句一样自由呢?它在句法上到底具有什么特征呢?至今仍未有学者对此有过详细描述。本文拟以宁波话“还是”差比句为例,作初步讨论。本文笔者二以宁波话为母方言,世居宁波市江东区。富阳话调查合作人为:盛询珣,女,23岁,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人;象山话调查合作人为:陈健,男,23岁,象山县西周镇陈隘村人。 壹 文献所见“还是”差比句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叶传教士编写宁波话课本如《宁波土话初学》(1857/1868)、《宁波方言便览》(1910)中可见到“还是”类差比句。如:
It is hotter today than yesterday. Z
-nyih wa-z kyih-mih nyih.(罗马字拼音) 例①“别家”为比较基准,而第三身代词“其”为比较主体,比较参项“好”指向“其”,例②比较主体不是“昨日”,而是“吉密今天”,“昨日”则为比较基准,比较参项“热”离比较主体更近,语义指向与之相邻的比较主体。从结构上来看,这种“还是”类差比句与天台话“是”类差比句表现一致,仅比较标记(暂称为比较标记)上稍有不同,宁波话用“还是”,天台话只用“是”。 从早期宁波话文献来看,“还是”类差比句应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存在于宁波方言中,虽然在文献中它的使用远不及“比”字句常见。以《宁波方言便览》(1910)为例,该书共计282页,总字数近十万字(只记汉字,不包括罗马字和英语),书中“比”字差比句多达28处,而“还是”差比句只有2处,可见,一百多年前,宁波话中“比”字句的使用胜过“还是”差比句。不过,这种差比句仍然活跃于今宁波话,和用来表差比关系的“比”字句一样常用,甚至有时候更自然、更地道,尽管在某些句法语义条件下,“比”字句已经开始胜出。下面具体描写宁波市区话中“还是”类差比句。 贰 “还是”差比句的句法特征 宁波市区话中“还是”差比句与“比字句”一样常用,不过,“还是”构成的差比句词序不同于“比字句”,结构为“比较基准-还是-比较主体-比较参项”。实际使用中,这种差比句比分句式泛比句更常用,与“比”字差比句一样常用。如:
例③b句使用“搭……比”的分句式泛比句是为了强调比较基准“昨日”,若无这种语用功能的需求,一般用a句或c句表差比,而例③a、c句表义完全一致,在日常交际中都很常用。 从韵律上来看,“还是”类差比句中句首的比较基准后可允许停顿,构成“比较基准,还是-比较主体-比较参项”,如例④a句,但“还是”后不能停顿,如b句,也不允许移位。如c句。 ④a.昨日,还是吉密热。 b.*昨日还是,吉密热。 c.*还是吉密热昨日。 从句法上来看,作为句首的比较基准若无语境可推知的话,不能省略。只有当比较基准为说话人,则以省略为常。如:
例⑤中比较基准为第一人称“我”,在话语中可推知且无须强调比较客体,所以常以省略基准为最自然的表述,其他情况下一般不能省略,即要求比较项都出现。这种句法表现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引进所选择项的“还是”应该是不同的。如: ⑥a.我看还是去颐和园吧,十三陵太远。 b.还是你来吧,我在家等你。 c.还是用前一种方案的好。(吕叔湘1999:255) 吕先生(1999)指出:“还是”为副词,表示经过比较、考虑,有所选择,常用在动词或主语前,如例⑥a、b句,或者构成“还是+动/小句+好”结构,表示经过比较,这样较为可取。从表义来看,例⑥中“还是”虽然引出所选择项或可取项,但并不构成两个对象的比较,也没有形成特定的比较结构,它只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或小句,而宁波话“还是”后虽也为引进的比较项,但它同时也要求另一比较项与之共现,且构成一种特定的结构,它成为表示特定语义关系范畴的句法结构,是专门用来表示两个对象在某个属性上的程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