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R为A所见V”①是中古汉语使用过的一种特别的被动句式。已往的研究表明,这种句式可分为结构完整的基式和省略某些成分的变式。基式如: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载综《伪为吴质作降文》②:“臣昔
曹氏
交接,外托君臣,内如骨肉。” 其中“臣”为受事R,“为”为介词,引出施事A“曹氏”,“所见”为助词,表示被动,“交接”为动词V。 有的时候,介词会省略,变为“RA所见V”(以下称为“变式甲”),如: 三国吴支谦译《须摩提女经》:“是时有梵志名修跋,得五通亦得诸禅,然满财长者
贵重。”(CBE-TA,T02,no128b,p838,c18-19) 有的时候,不但介词省略,A也同时省略,变为“R所见V”(以下称为“变式乙”),如: 西晋竺法护译《德光太子经》:“于是太子愁忧不乐,譬如有人
拘系,心无所乐,德光太子亦如是也。”(CBETA,T03,no170,p414,c29-p415,al) 根据吴金华(1981,1983,1984)、杨伯峻和何乐士(2001:681-683),这一句式的句法功能与上古习见之被动句“R为A所V”式相同,前者之“所见”的作用相当于后者之“所”,而“V”绝大多数为双音节词。关于后一特点,吴金华(1983)着重比较了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中的“R为A所V”式与“R为A所见V”式的用例,说: ……总计《曜》“为……所见”式及其省略式共出现67次,其中65例使用双音节V,占全部用例的97%;只有2例使用单音节V,可谓偶有例外③。而“为……所”式共出现310次,其中262例使用单音节V,占全部用例的84.5%;其余48例使用双音节V,只占总数的15.5%。由此可知,“为……所见”式以使用双音节V为常例。 除了佛经,《三国志》是“为……所见”式出现率最高的文献,总计8例,全部使用双音节V。 总之,与“为……所”式等被动句式相比,新兴的“为……所见”式自有其独特的功用:“所见”二字与双音节V相应,可以求得音节上的和谐。(页7-8)吴金华所说的《出曜经》两个使用单音节V的用例是: (1)《出曜经》卷2:“时我比丘,窃说偈曰:少时意盛壮,
老
逼,形衰极枯槁,气竭凭杖行。”(CBE-TA,T04,no.212,p.619,c13-14) (2)《出曜经》卷19:“人能自调御,除非去邪,
诸天世人诸佛世尊神通得道者
敬。”(CBETA,T04,no.212,p.712,b1-3) 为什么会有单音节V的用例?吴金华和其他学者没有进一步说明。但的确应该进一步讨论的是,如果吴说“‘所见’二字与双音节V相应,可以求得音节上的和谐”不误,那么为什么会有单音节V的例外存在?该如何解释这种例外? 然而,直接引起本文讨论兴趣的是学者们对以下这个句子的不同看法,这也是学术界对这种句式投入较多关注的直接原因: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载李密《陈情表》:“臣之辛苦,非徒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
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960年代初,王力主编了高等学校统编教材《古代汉语》,在第3册第9单元“文选”部分收入了《陈情表》,并对其中的“所见明知”加了以下的注释: 明,明白地。所见明知,所看见的、所明明白白知道的。(页925) 就目前所见,成蓉(1965)首先对此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