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特征及成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颖慧(1971-),男,山东郓城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古文献、古文字研究(贵州 贵阳 550018)。

原文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由于时代、社会、文化教育及文字自身的原因,具有系统性与稳定性、简化便捷性、形体变异的多样性与理据性、加工性、文字偏旁的趋同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认为时代因素、社会历史因素、文字自身因素、刻手载体等是其形成的原因。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字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民不聊生,但同时也是一个个体相对自由的时代。这一时期,国家约束力较弱,私学、家学盛行,文化辐射到中下层,文字传播使用范围扩大,参与者众多;草、行、楷等多种书体并存,楷书尚未定型,隶书又有复兴,各书体交叉影响,异彩纷呈。书法在这一时期成为一种艺术,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空前繁荣;刊刻碑石一度兴盛,书家、刻工纷纷参与其中。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一、系统性与稳定性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系统性表现之一,是文字单用和作为构件使用时其写法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作为构件使用时,为了整字的空间布局,有稍微变形的现象。如“手”构件,在作偏旁时一般会作“扌”形,在“举”“攀”(指这一时期的石刻字形)等字中变成了“”形,但皆属“手”系列。有的是构件稍变,从此构件之字也随之变化,如“土”字为了和“士”字相区分于下面加点。因为“土”字则往往下横较短,易混同“士”,因此加上一点以区别。如晋永康元年《张朗墓志》、北魏正始二年《李蕤墓志》、北魏正光六年《李遵墓志》“土”字都是加点的。并且文字也显示出极强的系统性,从“土”的字,也几乎都加点,如十六国后秦弘始四年《吕宪墓表》“城”字、北魏正始四年《元思墓志》“壤”字、北魏正始四年《元嵩墓志》“塗”字、北魏正始元年《法雅与宗那邑等造塔记》“塔”字等。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构件从“土”的字加点,是滞后于“土”字加点一段时期的,也间接证明“土”字加点就是为了和“士”相区别。而构件从“土”的字加点,则是文字的系统性使然,或者说是人们的使用文字的系统心理使然。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系统性的又一表现,就是虽然这一时期有较多的构件统用、换用甚至混用的情况,但整个文字系统运行良好,构件的混用等并没有大的影响;即便是出现一些同形字,但由于这一时期双音词的大兴,对文字系统的正常运营也没有造成影响。

      启功先生曾说:“文字孳乳,生生不息,欲求其一成不变,其势实有不能者。但使轮廓可寻,纵或点画增减,位置移易,亦不难推绎而识之。今人常言‘方块字’,其方圆功罪,吾所不知,惟念汉字流传数千年,自甲骨金文,以至联绵狂草,人得而读者,正以有块可寻耳。”[1]启功先生所言,其实就是文字的稳定性。数千年以来,文字一直在变,但自甲金到简帛,直至石刻,汉字的传承一直没有断,汉字的一些稳定的因素一直在起作用。魏晋南北朝处在汉字史上隶变已经完成,是汉字由隶到楷、楷书定型的转变时期。当文字由一种字形系统向另一种字形系统过渡时,一方面旧系统的影响难以摆脱,另一方面,新系统的创新因素不稳定,此时就是文字多样性的多发期。隶变已基本完成了对汉字的结构性改造,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布局已基本稳定。这里的“文字多样性的多发期”是指在文字布局已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笔画和笔画组合的构件内所进行的“修修补补”。此时,文字笔画样式的多样性及每一种笔画变体的丰富性,笔画位置、置向及组合关系的多途径尝试,是“文字多样性的多发期”所涵盖的内容,也是造成多数字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不能撼动文字结构大致稳定的主导地位。

      我们再从一些字书,特别是小学启蒙字书的作用来看。魏晋南北朝的启蒙字书流行最广泛的,就是西汉史游编的《急就篇》和梁朝新编的《千字文》。均属日常用字,指导儿童习字。其他的字书远没有这两本流行广泛,影响众多。魏晋南北朝的启蒙教材多由书法名家或学者书写,比如当时就有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索靖等书家的本子,而《千字文》也是周兴嗣集王羲之的一千字拓印而成,是集识字、学书、教化于一体的启蒙教材。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急就篇》遗迹,汉简中有篆体,也有隶体;古楼兰遗址发现的西晋文书残纸上前四行作真楷,后四行作章草;1960年出土的《急就篇》残纸,属楷书。周本《千字文》属真草兼用。以此看,启蒙字书不会有只用草书写就的。可以想见,这两本启蒙字书对当时人们的书写规范、书写习惯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我们从传世的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两种重要版本之一的宋拓“关中本”中找出一些字,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刻文字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石刻文字中所谓的众多“俗写字”有着极高的一致性,其原因当与以上两个启蒙字书的广泛传播有关。如《千字文》中的“蔵”(藏)、“嵗”(歲)、“”(闕)、“發”(發)、“遐”(遐)、“”(毁)、“淂”(得)、“讃”(讚)、“”(定)、“”(规)、“莭”(節)、“”(霸)、“”(冥)、“貇”(貌)、“”(恐),等等,也在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中频频出现。启蒙字书与石刻文字的这种一致性,说明石刻中相当一部分我们所谓的“俗体”,在当时恰恰不俗,是日常的通行写法,是为书法名家、知名学者所认可的、当时的规范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