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东方志中有关客家方言的记载

作 者:

作者简介:
夏远鸣(1977-),男,江西横峰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客家文化(广东 梅州 514015)。

原文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客家话”是伴随着客家意识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方言名称,是显示客家族群特征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明中叶开始,广肇惠地区出现客家方言的称谓,在同一时期的粤东北地区没有把自己的方言称为客话。清末民初时期,客家方言名称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字号:

      关于客家的论述,通常认为闽粤赣边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这一区域里的方言理所当然地被称为“客家话”,同时这个方言也是“客家”族群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今天这一区域里的人被称为“客家人”一样,这里的方言被称为“客家话”、“客话”、“客语”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它是伴随着客家意识的传播与普及而渐渐被确立与接受的。本文仅以粤东北为例,结合有关史料,对该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清末以前粤东北地区的方言的记载

      (一)《图经志》中关于潮客方言分布格局的记载

      与岭南其他地区相较,今天粤东北是一个开发较为落后的地区,所以宋以前关于这里的记载较少。特别是关于这一区域方言记载的材料更是少见。目前我们见到最早记录粤东地区方言格局的是宋代《图经志》。明《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图经志》曰:

      潮之分域隶于广,实古闽越地。其言语嗜欲与闽之下四州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与梅阳之人等。[1]

      以上这段记载中,把广、惠、梅、循等地所操的口音称为“土音”。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关于这两种“土音”词汇读音的记载,所以我们不能判断当时这两种“土音”的具体读音。但是,如果以今天潮客两种方言在粤东北地区的分布格局去对应,我们发现是完全吻合的。这段文字说潮州、海丰与“闽之下四州”——福、泉、漳、化语音大致相同,但与惠、梅、循的“土音”则不能交流;在潮州与梅州之间,即今天大埔县一带,其“声习与梅阳之人等”,与今天丰顺人口音大致相同,我们今天所谓的“客方言”。这种方言在不同地区上的细微差异,与今天的潮、客方言分布情况及其内部的细微差异仍然基本一致,因此也有学者从方言形成的角度来看,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时期。[2]但对于广、惠、循、梅这种与潮地不同的方言,当时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而是以“土音”称之。

      (二)《正德兴宁县志》中关于“客家”方言读音记载

      在明代的方志中,《正德兴宁县志》留下了仅有的一份关于今天粤东北地区方言读音的记载。兴宁地处粤东北地区,在整个粤东北地区属于开发较早的一个县,现隶属于梅州市,属于“纯客县”。正德九年(1514),大书法家祝允明任兴宁县令,并主持编纂《正德兴宁县志》。在这部县志里,他记录并分析了当时兴宁的方言,并且和江南地区的吴方言进行了比较。这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语音、词汇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3]而《正德兴宁县志》中关于方言记载的部分散佚,所幸《嘉靖兴宁县志》因袭前志,收录了相关的内容,才得以为后人留下这份珍贵的方言记录。《嘉靖兴宁县志》因袭《正德兴宁县志》中方言读音的记载如下:

      其声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铄之类,与江南同,乃出自然,益信昔人制韵释经之不谬。亦有“杨”、“王”不辨之陋,如“天王寺”为“天洋”之类。至有姓王者自呼杨,问之,云“王乃吾上,避不敢犯”,此尤可笑尔。

      谓父曰阿爸,母曰阿姐,哥嫂辄以亚先之,如兄则曰亚哥,嫂曰亚嫂。呼小厮曰孻,呼儿曰泰,游乐曰料,问何物曰骂介,问何人曰骂鄞,无曰冒,移近曰埋,其不检者曰散子,其呼溪曰开,岭曰两。[4]

      上面记录的明嘉靖年间的兴宁话词汇与读音,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客家话”。特别是称何物为“骂介”,几乎是客家话里标志性的用语。①这说明,从读音来看,在明代已经形成了今天所谓的“客家方言”。但是,当时文献中并没有将这些方言称为“客方言”,更没有将兴宁方言与特别的人群相联系起来,也没有用特别的称谓去对这种方言进行命名。

      (三)《石窟一徵》中对客方言的考证

      在粤东北地区,最早专门对今天所谓客方言进行系统考证与论述的人是黄钊。黄钊(1787-1853),字香铁,一字穀生,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人。

      黄钊大半生均在外奔波,居乡时日不多,直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冬,始归镇平,收徒授学,并在“课士之暇,辄随笔录记”,开始《石窟一徵》的撰写。黄钊在《石窟一徵》卷七、八《方言》中,记载了镇平县(今蕉岭县)方言读音。这些方言词涉及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语。其基本方法是,先列出书面词汇,列出本地方言读法或读音。在多数情况下,黄钊都会从典籍里寻找自己方言读法或读音的来源,这些典籍包括专门解释文字的《尔雅》、《说文》,包括《左传》等先秦古籍,以此论证本地的方言与正统文化的关系,有时甚至不避牵强臆断。综观全文,黄钊只是记载语音,考其来源。但对于自己家乡的方言并没有作任何的评判性的论述。在文中,他称通行的官话为“官音”,然而对于自己的方言读音,称之为“土音”,有的称之为“俗呼”,如:

      遇事操心曰劳勑,劳勑二字见字林勑,音赖,土音读如辣。[5]4

      细事作状曰鸭母状,鸭母状者,乡里细事,动烦执笔以一鸭酬之而已。母,土音读如嬷。[5]9

      富曰发,土音读作“褒”字,放声,如官音之拨。贫曰括,土音读作平声,言空诸所有也。揖曰唱喏,喏,土音读如也。[5]10

      爱子曰吾子,吾土音读如“厓”,又读为牙。[5]11

      妾曰阿姆支,俗呼为阿姆支;轻贱之词也。[5]12

      妻曰辅娘,言相辅以成家也,或疑婆娘之转音。今土语统称为辅娘子,当亦婆娘子之谓也。[5]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