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话者提及一个语境中已经存在或语境中虽未提及但储存于百科知识中的语言概念时,可能使用到回指(Ariel 1988)。听话者对回指关系的解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受到来自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回指解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上(Chen et al.2000; Koornneef & Van Berkum 2006; Fukumura &Van Gompel 2010; Xu et al.2013;缪小春1996;徐晓东2013)。在句法层面上,回指解读的研究重点放在先行语所处句法位置对先行语认知突显度的影响上。这些研究证实:先行语所处的句法位置,如:先行语是句法主语,或是首次提及的概念实体,或与回指语扮演同等的句法角色等,均会改变先行语的认知突显度和可及性。在语义层面上,回指解读研究主要集中在关键动词语义指向对回指对象选择的影响上。其研究的热点议题是动词隐含因果性(verb-based implicit causality)对代词回指的影响(McDonald 1995; Koornneef &Van Berkum 2006; Fukumura &Van Gomoel 2010;周国光2006)。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代词回指对象的选择(缪小春1996;申敏、杨玉芳2006)。 然而,当前的回指解读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侧重语言的理解,较少涉及语言的产生,将语言产生与理解结合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二是句法与语义层面的研究相互独立,鲜有研究能将回指解读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上结合起来。鉴于此,本文拟基于语言产生与理解,探讨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回指对象选择的综合影响。 2.1 实验设计 分别采用句子补全和句子接受度评定任务。句子补全是产生任务,根据被试所补出的句子成分的类别,能够显示出话题回指、主语回指以及宾语回指的概率,因此能够衡量句法、语义及语用因素对回指解读的影响;接受度评定是理解任务,其主要测评不同类型的句子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本实验中该测试能够反映出哪些同指关系更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两种方法均为评定代词同指关系的常用方法(Koornneef &Van Berkum 2006;Fukumura &Van Gompel 2010;申敏、杨玉芳2006)。
实验语料由两个表述因果关系的小句构成①。前一小句用“因为”或“由于”起头,陈述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后一小句用“所以”或“因此”连接,陈述结果(见表1)。先按前一小句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将测试句分为前指向(动词语义指向话题或主语)和后指向(在话题句式和非话题句式中均指向宾语)两种条件,再按话题结构,将测试句分为话题句式(“话题+因为+动词+宾语,所以……”)和非话题句式(“因为+主语+动词+宾语,所以……”),每种实验条件各30句,共计120句。前指向动词的词频为每百万32.3次;后指向的词频为每百万28.1次,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具体测试中,要求被试所给出的后一小句主语(回指形式可以选择代词,也可以选择名词)须指向前一个小句的主语(话题句中为话题)或宾语,以构成一个完整且合理的句子。回指概率的计分标准为每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选择回指主语(话题)或回指宾语的频次和,然后再除以30。 2.1.1 句子产生
2.1.2 句子理解 先由两名汉语母语者从句子产出实验时被试所写出的完整句子中,挑选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句子(或稍作修改),作为正式测试句,例如:把表1中的待完成句1补充完整为“由于王宇担心李薇,所以他坚持二十四小时开机”,再通过句式或词语变换,形成四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前指向条件下(见表2a),每种实验条件30句,共计120个测试句,另配套120个填充句。后指向条件下测试句的处理方式相同(见表2b)。运用7分量表(“1”为最不可接受;“7”为完全可以接受)让被试对所有的句子进行评定。为了避免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干扰效应,选用两批不同的被试分别进行前指向条件与后指向条件下的句子测试。每套测试均采用话题结构(2水平:话题与主语)×一致关系(2水平:回指主语或话题与回指宾语)的拉丁方实验设计。 2.2 被试 本实验选用了124名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大学生,其中男生30名,女生94名;平均年龄20.3岁。有效数据共115人(9人数据不全)。其中,句子补全任务43人;接受度评定任务中的前指向和后指向评定,各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