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亚语言学视阈与汉语史研究 “东亚语言学视阈”,指的是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语言学研究最优“整体性”视野,这超越了“国别”范畴和“语系”范畴,着眼于历史上形成的“汉字文化圈”内“跨文化”互动而形成东亚文明的语言学学术观照理念。 在东亚文明语言学学术视阈内,汉语史所呈现的形态如何,其运动的形式、学术走向及相互关系如何,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东亚文明学术中心的动态移动及多样化带来了汉语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全面变革,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是迄今我们还没有理清头绪,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最终获得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收效。这是我们过去仅仅是中国学者自己看自己的汉语史研究以及单纯的日本学者、朝鲜—韩国学者、越南学者看自己的汉语史研究所不能替代的。有的学者讲:“从周边看中国”(2009),从文明互动看中国,收获大不一样。而“相互观照”,“借镜观形”(《刘子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以及“镜像折射”(mirroring)则更为客观。东亚文明的创造产生于相互运动、相互浸透、相互作用的生成系统之中[1](3),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也不例外。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以东亚各国语言学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基础,形成研究的固定的汉语史理论系统范式,肯定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前景。 比如研究汉语语音史,文雄《磨光韵镜》中的(1744)“汉音、吴音、华音”三音理论,就是典型的“中古近代汉字音史”观念,与汉语语音在各个历史阶段传入日本直接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汉语语音发展史在日本汉字音的“镜像折射”,可惜我们中国学者注意不够。还有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的“质正”制度,在《李朝实录》中记载得非常详细。透过这个制度,可以看到朝鲜朝不断按照汉语语音变化实际情况来修订自己的汉语官话语音标准,比如《老乞大》谚文注音、《洪武正韵译训》语音等(李无未、张辉,2013),这就给中国汉语“官话”语音发展,以及历史上的汉语语音规范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也是中国学者所忽视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语音资料相互印证,汉语官话语音的面貌就逐渐清晰了,就不是过去仅仅是凭借一方资料得出结论所能替代的。 透过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语音资料,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这背后的文化之间的互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背景,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交流,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促成了“汉语官话语音”在东亚各国的“环流”,在东亚各国的“环流”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语言学传统,这当然包含了各自丰富的语言学理论内涵。在这样的视野观照下,汉语官话语音研究就一定会变得十分“鲜活”。 二、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目标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力求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 1.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学术理论预期目标。(1)对东亚语言学视阈范围内汉语史文献进行总的清理、调查、整理、研究,在汉语史研究观念上是一次新的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通道变得如此便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挖掘“海内外互动”,充分尊重个性思维,寻求共性思维,突破了地域与国别的“思维”局限,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新跨越。(2)真正确立了科学而完整的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文献挖掘与研究程序,弥补了过去“国别”个体视野研究的种种弊端和缺憾,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变得真实可信。(3)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传统与现代理论的结合,孕育着研究思维模式和研究方式的新变革。比如传统文献整理方法(作者、成书、版本、文献源流、校勘、辑佚、语言年代等)和现代数据库手段的结合,为进一步描写与解释夯实了基础。(4)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多语种汉语文献同步挖掘,带来了人们对“协同”处理知识信息系统的新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此,对现代学者的素质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相应的,会直接促进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文献语言标记理论与实际文献形态研究的进步,从而生成出新的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语言标记理论范畴。(5)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的挖掘,集中了世界各国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理论与实际智慧,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词汇等领域,都是一次理论与方法的大检阅,对理清东亚各国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之间的源流关系,形成新的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发展理论和汉语学史理论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的挖掘,不单单是汉语史学科的独立行为,而是多学科“协同”的产物。在多学科参与的背景下,海内外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的挖掘,具有了复合学科特性,自不待言。但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出路和借鉴,可以直接促进相关学科的繁荣与进步。 2.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学科建设发展预期目标。(1)通过研究,把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汇集起来,互通信息,共同研究,就会成就一支跨越国界的学术团队。这种“学术共同体”,是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学者协作方式的一种必然,更是促进国际间合作研究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的有效方式。(2)国内高校相关领域学者联合攻关,并与国际学术界密切沟通,大大开阔了学术新视野,更是提升了国内相关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竞争能力,对整合国内各高校相同或相近学科珍藏汉语史文献研究学术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3)国内外相关学者,发挥各自特长,集中攻关,不但衍生出对世界范围内珍藏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进行研究的创造力,还锻炼了队伍,凝练了方向,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研究特色,还牢牢地占据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前沿地位。(4)通过研究,会在很短时间内,积聚起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优势,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带动东亚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整体性进步,建立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信息集散中心,承担更多的国家和国际重大课题,并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重点研究中心。(5)对世界范围内珍藏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文献进行研究以及所建立起的研究理论与模式会产生积极的“蝴蝶效应”,一定会直接促动相关学科的研究,比如汉语海外传播历史的研究,带动相关学科进步,由此,可以期望与海外汉语研究相关的学科群体崛起。学科交叉,又会引发新的“范式”兴起,这是它所引发的学术轰动效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