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用户”  

——探讨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雷永青,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辑

原文出处:
新闻与写作

内容提要:

受互联网冲击,传统纸媒面临转型难题,症结在哪里?通过以“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纸媒转型中的“死穴”——用户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纸媒转型成功之后盈利的可能性。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谈到传统媒体转型,可以说整个行业一直未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通道,本来是一个“带病之躯”,这些年各种诊治不见疗效,陷入僵局。问题症结并非一个,究竟是谁先谁后,不好定论。本文试图从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为切入口,来分析纸媒转型中的一个“死穴”——用户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纸媒转型的盈利模式。

      从“读者”阶段上升到“用户”阶段

      互联网叫“用户”,纸媒更习惯的说法是“读者”。笔者认为,“用户”和“读者”并非只是表述不同,其实质也有所区别。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读者”是一个假设并虚拟的对象,更多的是编辑部根据内容定位需要而模拟出来的。也许与真实相符,但也可能与真实相错,总之纸媒通过发行渠道铺货下去后,最后得到的是一个总发行量,但究其读者的具体阅读情况,喜欢哪篇,不喜欢哪篇,读后有什么感想等数据,除了问卷调查这样的高成本渠道之外,很难获取更多的数据。传统媒体最依赖的盈利模式,就是把一个模糊的发行量卖给了广告主,虽然版面广告的反馈数据同样无从知晓,但广告主在缺乏达到消费者的渠道的时代只能花钱买渠道。其实,广告主从来不含糊,“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掉的是哪一半。”这句话恰恰说明模拟时代的无奈。而互联网的发展将世界转化为数字时代,读者的阅读行为所包含的信息是一个有着巨大价值的数据库,通过分析和利用这个数据库,互联网媒体试图把浪费掉的那一半广告费给客户节省了。如此一来,传统媒体的出路何在?

      传统媒体要转型!问题就在于:转型难,传统纸媒要转型更难。从建立网站开始,到做电子杂志、手机报、客户端APP、微博、微信,样样没落下,可通过这些转型成功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传统纸媒的做法是:“‘读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不断拓展新的渠道去接近读者。”这在传统媒体人眼里是永恒的真理。但如果从用户关系的角度去分析,上述做法就不一定正确。“‘读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话对于广告主来说,肯定没错。但对于传统纸媒而言,“读者”不在你的平台上,不在你的体系里,你即便再努力拓展新的渠道为之提供内容也收不到成效,比如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这种借助新渠道保住影响力的做法,是不可能重塑纸媒的广告模式的。更直白地说,以前没有互联网,只有通过报刊阅读你的文章,在那个时代来讲,“读者”可以说就是“用户”。而现在“纸阅读”的依赖度越来越低,“屏阅读”的渠道越来越多,以前集成在一本杂志里的内容还可以说是一种产品形态,如今内容越来越碎片化,读者不再依赖你的产品或渠道阅读他们想要的内容,或者说你的内容跟你的产品形态已经分离了,从这个逻辑上讲,“读者”就不再是你的“用户”。而互联网“用户”的概念是指,不仅在使用你的产品,而且你始终知道他在这个产品里做了些什么。作为纸媒而言,要想将原来的“读者”升级为“用户”,首先要有包装内容的产品继续吸引读者;其次,就是要有能力获取并分析用户的个性特征和需求要点,并为之服务,让“用户”对你不离不弃,“用户”从中获益,你从中获利,和谐共生。其中,“为之服务”是要点,提供的是服务而非单纯的内容,才能从“读者”阶段上升到“用户”阶段。

      互联网时代,改变“编者”与“读者”、“作者”的利益分配方式

      媒体的“用户”不只有“读者”,还有“作者”和“编者”,一起构成核心的用户关系。纸媒时代,“读者”、“作者”、“编者”好似在一条滚轴的纽带上转动,彼此保持着明显的距离和界限。而在互联网时代里,“读者”、“作者”、“编者”不再是在纽带上依次摆放的3类人,而是3个类群的人交织在一张网上,他们的关系紧密且交杂。在交织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话题,以此满足了更多人的兴趣。他们的角色也不再是以前单一的角色,“读者”、“作者”、“编者”没有界限,随时转换。与传统纸媒相比,这完全是一个新生的生态图景,而考量这张网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主要依据,是用户的活跃度以及平台对这种活跃度是否有分析、利用的能力。

      传统纸媒走精英路线,“读者”、“作者”、“编者”这个生态链里,“编者”处于最高级位置,树立一道发表稿件的高门槛,决定了作者的稿件是否刊发,作者处于中间级,“读者”处于最低级位置,“作者”和“编者”合作制造的内容是从上而下传输给“读者”,“读者”很难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之三者之间缺乏互动关系。互联网走的草根路线,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编者”的门槛,打破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畅所欲言。这让“读者”开始逐渐疏离了传统纸媒,纸媒的作者与编者的合作利益受到了冲击,合作关系也渐疏渐远。《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在腾讯“大家”专栏中的一篇《我的投稿生涯》一文,形象地表述了上述变化。而在传统媒体里“读者”、“作者”与“编者”关系疏远,归根到底是互联网技术导致阅读和发表平台转移的结果。在这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改革仅仅是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改变“读者”获取内容的渠道和体验,比如制作电子杂志、手机报,生产APP,通过微博微信推送内容等,简而言之,内容跟着“读者”跑。第二层面是:改变“作者”的发表渠道和体验,比如传统纸媒也开办网站、社区等,想把“读者”、“作者”围在自己的圈子里,这种做法有些一厢情愿,鲜有成功的案例。“读者”和“作者”硬生生地被互联网媒体抢走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互联网媒体,在“编者”与“读者”、“作者”的利益分配方式上都未做出改变。媒体的价值,是由“读者”、“作者”、“编者”共同完成的,在传统媒体里,作者从中拿走稿费,出版机构拿走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的大头。毫无疑问,“编者”角色的出版机构是这种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但随着“读者”的流失,“作者”和“编者”的利益关系随之瓦解。出版机构不可能有更多的利益分配给“作者”,换句话说,弥补作者利益的希望不可能在传统媒体身上找到。而互联网媒体的做法,正是把作者赶下“文坛”,从博客到微博再到自媒体的这些年,“作者”写得更多,“读者”读得更多,为互联网媒体创造了更大的利益增长点。这期间,少部分作者转化为意见领袖获得利益转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