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文艳霞,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
出版发行研究

内容提要:

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大发展为背景,以手机第一应用微信为依托,以优质内容为基础,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具备的诸多优势,微信自媒体迅速发展。传统出版机构需要正视微信自媒体的价值,并加以应用,使其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工具。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媒体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发布的We Media研究报告。他们解释说:“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1]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充分体现了自媒体的本质特点。BBS、博客、微博等都可以看作是广义层面的自媒体形式。

      然而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BBS、博客、微博等形式更多体现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发言”,媒体的属性较弱,和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形态仍有较大差异。直到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让中国自媒体有了真正的立身之所,并引发了自媒体的大发展。

      一、微信公众平台与自媒体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免费应用程序。它仅需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即可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除此之外,微信还具有“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等多种功能与服务。另外,微信还可通过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进行好友添加。

      正因为以上诸多优势,微信获得广泛认可并快速发展。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微信的一个附带功能,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可免费申请微信公众帐号。获得帐号后可通过后台编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并群发给订阅该帐号的用户,每天可发一次,每次可发送若干条独立内容。

      每个微信公众帐号都可看作是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媒体,尽管传播质量良莠不齐,传播内容各有不同,但它们都以图文为主要呈现形式,以用户主动订阅为获取渠道,以定时推送为日常运作模式,没有“评论”等庞杂信息。微信自媒体的这些基本特征几乎和传统媒体的报刊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微信自媒体以电子化形式承载内容,而非传统的纸张;以个人为传播主体,而非传统的报刊社。很明显,微信自媒体无论是本质还是形式,已经具备了真正自媒体的所有特征。事实上,在公众平台设立之初,腾讯曾设想将其命名为“媒体平台”,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该平台的本质用意,“公众平台”和“媒体平台”的叫法不过是硬币的两面——一个从受者角度,一个从传者角度。

      二、微信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1.微信自媒体数量和用户数量迅速增长

      背靠微信这个优质载体,再加上公众平台天然的自媒体特征,激发了很多人的自媒体梦想。关于微信自媒体的数量,腾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根据各方资料分析,数量已是百万级。同时,微信自媒体特别是其中的优秀者,如“罗辑思维”“鬼脚七”“孕峰”(原名“云科技”)等也很快得到微信用户的认可。以笔者的小范围调查来推算,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微信用户,即超过2亿人订阅了数量不同的微信自媒体,一般以5~10个居多。这样,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一年多来,实现了自媒体数量与用户数量的双双迅速增长,而且随着其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用户数量还会继续增长,最终的结果将可能是微信自媒体用户数接近微信用户数。

      最新的消息是,2013年10月1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微信公众帐号开通,这意味着微信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全方位的认可,并将引发各级政府机构开设微信自媒体的浪潮。

      2.微信自媒体内容多样化,质量参差不齐

      微信自媒体参与者众多,使得内容来源和内容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内容来源上看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文摘类,即主办者基本不创作内容,而是选择、摘录、推荐其他媒体的内容;二是原创类,即自媒体内容由主办者创作,部分原创类也会接受读者投稿;三是混合类,即既有原创内容也有转载内容;四是补充类,即在转载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常见的有内容导读、读后感等。从内容题材上看,最早的一批微信自媒体的内容主要和TMT(指Technology、Media、Telecom,即科技、媒体、通讯)相关,因为注意观察并及时发现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正是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两三个月之后,随着自媒体数量的增多,内容迅速多元化,生活类、新闻类、时尚类、学习类、营销类等大量出现。

      庞大的数量必然决定了质量的参差不齐。某些主办者能力不足,精力有限,自媒体缺少特色,发展用户困难,最终草草收场。这种情况在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初期都是正常的,从蜂拥而入到优胜劣汰,用户和市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自媒体依存的载体,特定的自媒体要想顺利发展,关键是要做足一个字——“自”。内容是否具有个性和特色,是否填补了受众需求的空白,这是成功与否的根本。浙江日报集团传媒梦工场信息总监朱晓鸣的自媒体“ZTalk@青龙老贼”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出色,截至2013年10月初,其连载的《微信公众平台入门到精通》系列文章已有21篇,具体且系统地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技术,这样的内容在当时任何传统媒体上都没有。

      3.优秀微信自媒体的主办者多为职业精英

      参与自媒体的人很多,但最优秀的一批微信自媒体基本由社会精英人士把控,他们在做自媒体之前已经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具体来看,可细分为三类人。一是资深行业人士,他们在公司可能是技术带头人或中高层管理者,有信息和人脉,特别熟悉所在的行业,微信自媒体为他们提供了直接与大众沟通的渠道。比如“鬼脚七”的主办者文德曾任淘宝网搜索总监,他写的购物搜索相关文章当然受到电商从业者的欢迎。二是资深媒体人士,他们本身是媒体工作者,了解媒体运作的规律与特点,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消息来源,他们做自媒体具有天然的优势。这样的例子很多,“拇指阅读”的主办者左志坚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闻中心总监,“滤镜菲林”的主办者陈鸣曾是《南方周末》的名记,现为《博客天下》主编助理。三是资深观察人士,他们有可能是某个领域的评论家、分析师,抑或是某类产品的玩家,对新事件、新现象、新问题,他们的观点迅速且具备深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