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游戏中成人的游戏引导与儿童的游戏发展

作者简介:
[立陶宛]Pentti Hakkarainen,Milda ,立陶宛教育科学大学教学心理学系;Kaisa Jakkula,Hikka Munter,芬兰奥卢大学卡尼亚教师教育系

原文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依据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成人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游戏中,若成人无法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就意味着游戏参与失败。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幼儿游戏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成人才能成为幼儿游戏的“优秀”支持者。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在7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成人干预幼儿游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具有如下显著特征:能激发共有主题;能在游戏中积极扮演恰当的角色;能全身心投入,有情感参与;与幼儿之间有角色的对话与互动;创编的游戏剧情张弛有力;剧本衔接有序,情节精彩;能精心设计角色扮演干预时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应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加强对幼儿教师指导和干预幼儿游戏能力的培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字号:

       一、问题提出

       儿童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学前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域”。然而,近年来研究显示,想象性游戏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幼儿生活中逐步消逝(Elkind,2007;Frost,2010;Postman,1982),学前儿童游戏无法发展到成熟阶段(Bodrova & Leong,2003,2007;Mikhailenko & Korotkova,2001)。一项覆盖16个国家的研究(Singer et al.,2008)结果也证实了,当代幼儿的想象力已经被信息技术(电子游戏、电视节目、DVD等)所取代。当代幼儿的想象力退缩已成为幼教机构课程强化创造性游戏的重要动因。幼儿教育机构如何促使幼儿参与象征性游戏?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是否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与干预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是当下幼儿教育研究的热点(Broadhead & Van Der Aalsvoort,2009;Goouch,2008;Gupta,2009;Martlew,Stephen,& Ellis,2011;McInnes et al.,2009)。

       (一)叙事方法与幼儿游戏

       从社会文化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叙事(故事)是人的思想整合和知识转化的心理工具,是人的概念形成和生活理解的必要路径。幼儿阶段通过叙事的方式组织架构先前经验,因为其“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叙事性思维,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是故事情节(或脚本)导向的。”幼儿的叙事有“个人生活故事、想象故事、脚本”三种类型(Hudson,J.A.& Shapiro,C.R.,1991)。儿童通过记忆、意识和本能的身体运动的参与产生游戏,而“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象征性游戏即以叙事性角色扮演为中心,游戏是儿童活动所包含的故事。讲故事和角色扮演是叙事形式的游戏”(Paley,Vivian Gussin,1995)。

       成熟的叙事游戏的主要特点是游戏参与者把共有观念与情节(故事情节)建构融合在一起,具有如下6个基本特性:社会性;运用想象力;创造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具有一定挑战性;有一个叙事结构。

       (二)成人干预儿童游戏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成人是否参与幼儿游戏,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1970年代以来,受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尤其是维果斯基游戏理论影响,成人在儿童游戏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可,成人干预幼儿游戏的质量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借鉴了维果斯基游戏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发展的源泉,创造了儿童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游戏中可能表现出比现有阶段更高水平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和建构复杂的游戏活动。本研究对游戏情境中最近发展区的界定更加聚焦于具体的变化。幼儿(0-7岁)开始通过实物的操作,联想日常生活片段,创造性地进行角色扮演,并从1-2岁开始产生现实虚构(Rakoczy,2003,2008)。在学龄前阶段后期,幼儿根据最喜欢的故事、神话、电视节目等创编游戏情节。

       本研究认为,成人游戏干预的关键是共同创造和即兴对话,基本路径是有意识地创造想象性游戏世界,儿童与成人在教室里分享各种主题的诠释和改编的想法,从而激发幼儿游戏的主动性,支持幼儿走向游戏的更高水平(Lindqvist,1995)。这种想象性游戏世界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令人兴奋或有意义的主题、戏剧性的情节(故事,叙事等)和剧情编剧。

       叙事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为教育者组织游戏小组活动提供了机会,促进幼儿游戏协作能力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参与集体活动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合理方式,但是问题在于如何激发每个幼儿在游戏小组中的表现,并发挥个体的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Vygotsky,1997)。每个儿童的发展有近端、远端、自我发展三个不同水平,在经历从近端到远端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因此,成人干预幼儿游戏必须尊重和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本研究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不仅仅要支持儿童当前游戏发展水平,同时要能进行示范,指导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那么,怎样的成人—幼儿游戏互动是合理的?这正是本研究想要探索的主题,即在叙事模式下成人应如何干预幼儿游戏才是有效的?有效干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从教师教育的源头提升幼儿教师的游戏干预和指导能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片段叙事,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对其指导和干预幼儿游戏的片段的叙述,阐明成人(师范生)干预幼儿游戏的作用及其主要特征。本研究在游戏实验基地进行观察和记录,是2002-2009年奥卢大学卡亚尼校区游戏实验的一部分。该实验研究具有三方面的意义:既是儿童和家庭创造性游戏的会所,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实习与实验研究的基地,同时创造性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游戏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环境创设

       创设的游戏环境位于大学校园内一个有5间房子的别墅内。每个房间根据需要设置了以下7个区角,分别为积木建构区、娃娃家、图书 & 音乐区、棋盘游戏区、艺术区、手工区、戏剧创作扮演区。区角均按照儿童的想法和兴趣使用,并允许儿童走动和带走他们需要的材料。

       (二)参与者

       1.儿童

       来自69个家庭的110个0-6岁的婴幼儿自愿加入这个7年的游戏实验活动中。所有幼儿被分为两组:0-3岁的婴幼儿组(10-12个幼儿一组)、0-6岁的混龄组(13-17个幼儿一组)。幼儿跟随家人每周来一次,每次玩游戏3-4个小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