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学本质,反映着教学活动的理想追求,是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思想基础。[1]任何教学理念均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与局限性对立统一的矛盾构成了教学理念发展与变革的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不少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不断被凸显出来,甚至越来越阻碍着教学创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教学理念予以检视,在厘清教学理念变革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 一、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压缩了人的精神 虽然教学理念名目众多、主张各异,很难用单一的标准对其分类,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工具取向。受工具取向所主导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以实现“双基”为目的的时代,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实际上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将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技能视为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过度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对人的精神的“压缩”就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学理念的唯一主导性、对师生个性束缚、对教学内容垄断、对师生关系强调师道情怀等,严重制约着教学实践的发展。 (一)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唯一主导 在当下,由于社会发展的水平所限,教育还主要是让人获得更好生存条件的工具,使社会、学校、家庭等将教学理念定位在工具层面。虽有“新”的教学理念相继涌现,但其基本主张也都难以超越对工具取向。因此,从总体看,工具取向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主导着当下的教学活动。“唯一主导”的教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形塑,进而造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唯一”,使教学变得狭隘化、枯燥化、程式化。更为严重的是,“唯一”主导将教学理念束缚在“术”这一工具层面,而忽略了指引学生精神世界发展之“道”的价值层面。 (二)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个性束缚 由于我国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所致,教育还主要定位在为个人谋求生存与生活作准备这一高度。由于教育的核心载体是教学活动,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仍然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对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功能不能完全被释放出来,容易束缚人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对教学主体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极为有限。从社会意义看,个性束缚的消极影响表现得极为隐蔽,甚至在短时间内还可能对社会起着某种意义的助推作用,让“学校成为社会现状的盟友”。[2]P624然而从个体意义看,个性束缚意味着对个人的精神制约,因此不管是个人的社会化还是社会的个人化,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都可能因为精神世界的空洞而难以达成其应然目标。 (三)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内容垄断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传递,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是工具取向教学理念却对此做了明确的分割。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视域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传递通常被划入为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内容的选择属于课程论领域,知识的传递属于教学论领域。负责内容选择的人不再实施知识的传递,而负责内容传递的人也不再考虑知识选择。因此,知识的选择只是在课程领域,而课程论专家更多地站在国家立场对教学内容给予解读,造成教学内容的“垄断”,致使教学环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明显的发展。由于“垄断”内容惯性的深刻影响,导致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被弱化,教学活动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师道情怀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中,不难发现传统的“师道”情怀对教师“神圣地位”的推崇。由此可知,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畸形发展,在师道情怀惯性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在“主客体关系”的影响下将学生看做无生命活力的客体。此外,尽管传统的教学理念似乎与“师道情怀”毫不相干,但其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对超越个体精神追求的普世情感、社会价值与主流认同却与“师道”情怀不谋而合,最终难以跳出“师道尊严”的怪圈。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过度工具取向传统教学理念最为关注的不是主体的精神世界,而是远离主体精神之外的知识技能。从客观上看,即使存在对教学主体精神的影响,也主要是知识技能对教学主体精神的冲击,而很少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精神的交叉性、耦合性、互动性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条件不断丰富,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追求必然会超越知识技能,更希望获得对精神的慰藉。同时,过度依赖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就很难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如为什么77岁老人还要走进大学课堂?①为什么会有不少人放弃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去偏僻落后的小学支教?……这说明由于教学主体精神的觉醒,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全面诠释和指导教学活动,需要构建一种对主体精神世界予以充分观照的教学理念。 二、精神相遇教学理念构建的动因 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或一定情境中,教学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过,这种稳定性从未否认教学理念的动态发展性。这一动态发展性主要表现为正是多元因素叠加式推动,传统教学理念被充实、组合、更替或否定,从而促使教学领域主动或被动地构建现代教学理念。就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而言,其构建的动因主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