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共同体视角下教育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及消解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金雷,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顾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现代远距离教育

内容提要: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技术的教育价值已然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佐证。然而教育技术异化的现象却依然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客体原因,也有主体的原因。在教育领域中,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各类人群所构成的不同教育技术共同体某种理念或行为的失当是教育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而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必须从不同技术共同体的不当价值观与行为的纠正入手,采取必要的策略与手段,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700(2013)06-0035-06

       技术发展至今,从对起初的萌芽“巫术”的不屑到津津乐道技术革命的伟大力量,再到对技术的哲学反思,人们对技术崇拜、自信而又畏惧。如今现代化的技术力量,已经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教育的技术转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技术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较高的教学效率与较好的教学效果上。从与教育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技术”来看,在此学科研究领域中,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自教育技术诞生以来,致力于教育技术研究的专业共同体,力图使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对教育进行技术的改进与推进。然而由于人与技术主体与客体的双重作用,技术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人作为“技术应用教育”这一事实中的主体因素是导致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而在教育中各类人群构成了不同的技术共同体,因此教育中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在于教育的技术共同体,这也是技术异化的本质因素,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同样取决于技术共同体失当的理念与行为的纠正。

       一、技术共同体与教育技术异化

       人类发明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1]教育中的技术不仅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智能型态的技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理念、方式、环境等。教育中的主体在与技术交互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共同体。进入现代以来,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价值从刚开始的正价值转变为不能被控制的负价值。这种技术异化的现象同样发生在教育领域,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异化的现象产生也有其必然性,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其根源与技术的教育价值主体有关,技术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失当直接导致教育技术异化。

       (一)技术共同体及分类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对共同体的定义“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共同体”被认为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个体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技术由人类创造出来用于认识与改造自然世界,技术共同体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有关技术的行为活动而形成的稳定的人群。教育的技术共同体是指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共同体,旨在教育中创造与应用技术的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根据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中人群的类型,可以将技术在教育中的共同体分为技术开发共同体、技术应用共同体和技术消费共同体。教师是这三种不同共同体的共有成员,在技术开发共同体中,虽然技术人员是主要的参与者与实践者,但是教育专家的参与直接保证了教育的技术产品的合理性。在技术应用共同体中,除了教师这一直接的技术使用者之外,还有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的选择与应用。而在技术消费共同体中,主要是学生与家长的价值选择。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共同体构成了教育技术价值中的主体要素,因而对教育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的剖析也将以此展开。

      

       技术共同体的人员构成图

       (二)教育技术异化及其原因与根源

       技术异化现象出现在教育的应用中,是由于教育技术异化的客体原因与主体根源共同造成的。教育技术异化的客体原因是由技术本身的属性所导致的,这是事物产生与消亡的必然规律。而导致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在于技术中的“人”这一主体因素。教育中的各类人群如技术的开发者、技术的应用者与技术的消费者等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共同体,技术共同体的理念与行为的失当导致了技术异化,并对教育效率与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教育技术异化及其后果

       异化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3]。最早把异化纳入哲学研究范畴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异化是指“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成了支配人的异己力量”[4]。由技术异化导致的后果,从自然层面上来说,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口膨胀等;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带来了军事技术化的威胁,如核战争等,甚至未来是否会出现技术统治的局面;从人本层面上说,技术异化导致人的伦理判断,如克隆技术的诞生对人伦的考验,人类逐渐生活在技术造成的虚拟空间内,不能自拔。教育技术异化是技术对教育的负价值,是指技术之于教育的负面价值。技术异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后果同样值得关注,教育的技术产品不符合实际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能合理地选择或使用教育技术产品,或者对技术产品的过分依赖,而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样,对于学生而言,过分地依赖技术产品,只关注教育技术资源的某项功能,忽视其教育功能,沉迷于技术的虚拟空间,不能让技术为教育所用等,这些现象让人们对技术的正面价值产生质疑。技术异化带来的后果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消解这些源头,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技术的正价值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教育技术异化的客体原因与主体根源

       教育技术异化是与教育的技术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异化可以理解为技术反作用于主体,或技术支配主体。那么解读教育技术异化这一概念时,必须首先厘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问题。根据王玉樑的“效应说”:“凡是客体对主体产生效益、效果、效应,就有价值。产生积极的效益、效果、效应是正价值,产生消极的效益、效果、效应是负价值”[5]。技术首先作为人类创造并用来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工具、手段或方法,技术异化反映的是技术对人的负面价值。因此人毫无疑问作为技术异化中的主体因素,而技术则作为客体因素。同样在对教育领域中技术价值的考察中,教育中的人(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家长等)显然是处于主体性的地位,而技术本身的产生与衰减的规律是其客观因素,因而技术本身为其自身的客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