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产业比较初步研究:六种典型模式 张祖群(中国科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5~82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因地域差异,制度差异等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1:“文化+ 就业”的产业化模式;2:单个“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模式;3:区域“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模式;4:“非遗”传承的产业化模式;5:文化生产的特许权企业模式;6: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模式。 模式1 针对特定人群,虽然能够解决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问题、维护其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模式局限于特定人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模式2 在保护了单一非遗的同时,也凸显了其价值,将古老技艺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但是,局限于单一非遗未必能够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模式3 对区域“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基于产业和市场的手段,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提高地域文化的知名度,提升本土文化的市场价值,直接促进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但对这些“非遗”的商业化对“非遗”本身的利弊是无法完全预测的;模式4 吸引很多民营企业投资,将具体“非遗”产业化做实,以产值促传承,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的文化产品大都属于传统文化的东西,缺少创新与创意,因而对其形象、品牌、文化内涵等创新具有较高的要求。模式5 文化生产的特许权企业模式中依赖于某些组织或政府的特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模式6 更多地依托于政府投资,有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危险。 上海发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用对策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课题组/《科学发展》,2013.9.39~48 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功能定位应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致力于在国际贸易环节扶持企业“走出去”;第二层面致力于优化国内文化产业市场结构,带动产业要素合理流动。目前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于第一层面,即政府如何致力于外贸环节的补贴支持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突破等。第二层面的定位主要集中于形成依托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的文化产业资源聚合高地,带动资源突破地域与行业的限制,发挥我国超大国内市场规模的天然优势。因此,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如何通过基地对外贸易平台聚合产业资源,促进资源集聚,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为我国文化“走出去”优化产业结构基础。 对策建议:1、目标定位。打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促进超大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发挥。在对外贸易环节,依托保税区的既有经验,通过贸易环节的扶持和关税壁垒的突破,以及自由贸易区的环境优化,促进文化企业“走出去”;在对内产业要素整合方面,发挥平台高地作用,在文化部和上海市的联合支持下,起到资源聚合效应,推动平台腹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2、战略重点。形成覆盖贸易激励和产业整合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把对外贸易和腹地文化资源整合两个目标协调一致,以保障上海基地依托上海、辐射全国,最终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实现。3、国际路线。根据“走出去”的战略规划,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指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和主流国家。在先易后难的原则下,根据文化折扣和对文化国际贸易原则的区别,对外文化贸易国际路线应沿着东亚(先东南亚,后东北亚)、北美(美国属于遵循文化自由贸易原则的国家)、欧盟(有针对他国文化的欧洲壁垒措施,主张文化例外原则),然后是非洲和拉美等国。4、国内路线。依托上海各类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国家层面的资源整合和打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业链结构;依托上海文化产品产权交易所,打造我国文化产权交易第一平台;整合上海现有文化类国际会展品牌,形成高知名度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品牌,改善目前上海基地缺乏自身品牌知名度和自有会展平台的问题;与海内外重点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核心问题的研究与突破;主导设立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协会,借鉴韩国文化振兴院的运作模式,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协同治理效应,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创新效率。5、策略选择。按照存量做大、增量突破的原则,首先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的传统优势,在国际物流和仓储服务层面扩展业务;其次,在向国际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的过程中,通过政策突破,带动文化贸易从“引进来”主导转向“走出去”主导。空间布局路径则选择上海、长三角、全国、东南亚、东北亚、美欧主流市场,逐步展开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做到先易后难,先试先行,逐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