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74;陈跃,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专业方向:发展经济学,云南 昆明 65022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文章主要通过梳理国内外现有经济学研究文献中关于李约瑟之谜的众多解答,“释经济结构和制度假说”、“技术需求不足假说”、“技术供给不足假说”和“技术抵制假说”等,进而梳理中国经济历史发展脉络,同时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了市场化改革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加快市场化改革才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4)02-0054-11

      根据现有研究文献,在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就已经有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地的私有制和自由买卖,劳动力实现了高度分工,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有了很大程度发育。①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相对发达,从而促进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传播。在元代以前,中国对科学技术发展已作出重大贡献,从而使古代中国众多赫赫有名的科学家被载入世界科技史史册,比如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墨子、甘公、石申、张衡;从三国魏晋到盛唐两宋的刘徽、祖冲之、一行、沈括、秦九韶、杨辉等人。②

      公元1世纪,中国的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直到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仍占世界份额的32.4%。③但是,中国经济在宋代达到鼎盛以后人均收入就开始停滞不前。④欧洲因为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并在18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此后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GDP从1820年占世界比重的26.6%迅速上升到1890年的40.3%,人均GDP年均增速从1700-1820年的0.22%增加至1820-1952年的1.03%。而中国在整个近代,经济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在1820-1952年间甚至还下降了,同期GDP占世界的比重则从32.4%下滑至5.2%。⑤

      明朝前期,中国无论市场、外贸、金融还是各类经济组织都要优于欧洲和日本。⑥大运河沿岸城市如临清,成为主要商业中心,商人云集于此,贩卖布匹、粮食、陶器、纸张、皮革、茶叶、食盐等。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宋朝以后中国人均收入开始停滞不前,但宋朝时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活力,人口增长加速,农业有了显著的进步,专业分工与贸易得到较大发展,城市经济变得更加繁荣。⑧这说明,人均收入的降低并没有阻碍当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弗兰克的估计,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 000吨白银,日本生产了8000吨,除去在美洲以及转运中流失的部分,最终流入中国的可能有7000吨到10 000吨。即使保守估计,中国也占有世界白银产量的1/4到1/3。⑨白银的流入,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当中处在顺差的地位,已开始具备资本原始积累的条件。弗兰克认为,中国宋元时期的制度基础比明清时期还要好一些。“在中国的流通领域里有一种实际货币和计算货币的空间组织方式,基本上类似于殖民地时期以前的印度、中近东、近代早期的欧洲以及西属美洲的组织方式”。因此,在明朝末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迹象。⑩也就是说,中国在明朝以前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相对领先西方世界,明朝以后这种“萌芽”不但没有发展甚至出现停滞。为什么在古代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在近代明显落后了?是什么妨碍了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这就是一直困扰学界的李约瑟之谜。

      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已几乎全部具备了。(11)然而,工业革命毕竟没有在中国发生,而是出现一个拐点和“大分流”现象。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经济迅速从领先于西方变为远远落后于西方。

      传统的历史观似乎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再也不能像古代那样飞速发展,是因为西方国家发动了鸦片战争,将中国卷入了近百年的动乱时期,这似乎成为国内主流理论解释经济停滞和无法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外部原因和理由。事实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到1978年,不再有战乱,在1952-1978年间,GDP增长了2倍,人均实际产出增长了82%,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8%,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变。(12)但人均GDP在1952-1978年间年均增长2.34%,虽然经济上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人均GDP仍低于同期世界2.56%的水平,GDP占世界的份额从1952年的5.2%略微下降到1978年的5%,经济增长率大大低于同期日本6.66%的水平,也低于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四小龙”。新中国成立30年后,民族全面复兴之梦并没有实现。在麦迪森教授看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源于四个方面:首先是在毛泽东时代彻底变革了财产权,各阶级的利益分割局面得到了全面而彻底的重新划分。其次是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汲取农业剩余价值,采取了压制农业、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其实,这种观点在林毅夫教授那里也得到了验证,为赶超发达国家,新中国选择了违反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试图在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导致优先发展部门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才像其他东亚地区经济一样出现奇迹般增长。麦迪森教授指出,中国在1978-2003年间实现了人均收入每年6.6%的增长速度,这个速度超过了所有其他亚洲国家,而且大大快于美国和西欧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人均GDP水平从世界平均水平的22%提高到63%,中国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从5%提高到15%。(14)根据最新GDP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 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如蔡昉所说,中国迄今最有希望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历了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的大国。(15)按照他的观点,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之梦肯定会实现。盛衰的历程就是一段知往鉴今的历史,更是启迪未来的开端。因此,从历史的维度上整体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络,或许能够解开李约瑟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