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化趋势与经济增长(1887-1936)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乃丽,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五十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内外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为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即市场化的现代经济过渡的特征,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已经成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当时中国经济商品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数据分析显示,贸易差额每变动1%,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就同向变动6.21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每变动1%,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就同向变动8.67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商品化水平则从近50%提高到了近80%。而且当期商品率的变动率和滞后一期商品率的变动率,都正向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商品化过程,经济商品化亦即市场化,是全社会分工协作逐渐深化的过程,其程度高低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经济体本身的经济质量对经济数量——增长率来说,是重要的保证和内生推动力。显然,近代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和经济增长率一样,是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近代中国经济商品化趋势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对商品化程度的时间趋势缺乏基本的判断。进一步地,对商品化进程影响因素和商品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就只能作大略的揣测,或者作一些基于一般理论层面的逻辑推断,而无法对各种逻辑假说进行验证。1983年,吴承明先生对鸦片战争前后国内市场商品量作了估计,但仅限于7种主要商品;接下来,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许涤新、吴承明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估计了1920年和1936年的商品量;后来又作了1869-1908年商品量的估计,最终发表了1870、1890、1908、1920年和1936年5个年份的商品量估计数据①。杜恂诚对近代中国商品流通量的估算方法作了分析,并依据一种方法估算了1933年中国的商品流通量②。且不说现有的商品量数据是离散的,即使是连续的,但由于长期缺乏连续的GDP数据,也难以作出商品化程度时间趋势的统计学描述。刘巍、陈昭的研究利用了叶孔嘉、罗斯基的研究和海关统计等数据③,估算了1887-1936年间缺失的中国GDP数据,使近代中国GDP的连续数据到达了五十年④。这样一来,可以使我们尝试补足近代中国五十年的经济商品化程度时间趋势数据,进而尝试讨论一下其影响因素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近代中国的经济商品化程度估计

      近代中国统计资料匮乏,致使很多领域的研究在传统方法范畴内无法展开。如前面提到吴承明先生所做的几个时点中国商品量的估计值,吴先生本来想估计1910年的商品量,但由于1910年的资料缺失,只好以1908年的资料代替1910年⑤。于是,吴先生利用现有资料估计了以下5个时点的商品量数据(见表1)。我们将吴承明先生估算的商品量大略视为货币化交易的,从而排除以物易物交易形式下的“商品”。因为以物易物的交换基本上属于小生产条件下的调剂余缺,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不是常规商品生产导致的常规商品流通,不代表一国经济运行中正常分工程度的高低。

      

      吴承明先生的5个时点商品量的估计值显然是指有形商品,这个估计值再加上无形商品——服务,然后与各自年份的GDP之比(GDP数据见表3),可以大略表示当年的经济商品化程度,即商品率。分子中的有形商品包括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且分工程度越高,中间产品的交易量越大。在生产单位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分工极端的“男耕女织”经济中,中间产品可以近似为0;而在发达的分工协作商品经济中,中间产品量很大,市场交易中的商品量是远大于最终产品量的。众所周知,处于分母位置的GDP是按最终产品统计的,于是,商品率的分子可以大于分母,即商品率可以大于、甚至远大于100%。吴先生的数据是用当年价格的商品量(以银两为单位),在做商品率之前,必须将其变换为与GDP量纲一致的数据。首先,我们按1︰1.55的比率将银两变换为元,然后再转换为1933年不变价格的数据(批发价格指数见表3),见表2B行。

      最为困难的数据,是无形商品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问题。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有叶孔嘉的1931-1936年估计值⑥,我们对叶孔嘉估计的1936年无形商品作了计算,约占GDP的26.3%(我们把可以计入1936年GDP的服务商品都视为货币化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936年的有形商品量和无形商品量之和(见表2C行)。1908年和1920年的无形商品在GDP中的份额我们目前没有数据,1890年GDP中无形商品数据可用张仲礼⑦对19世纪80年代的估计值近似代替。据张仲礼的估计,无形商品占到当时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考虑到19世纪80年代服务业大都是传统方式的,以实物充抵服务费用的情况比较常见,我们将服务业收入的一半视为货币化的,似不为过,即货币化的服务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6%左右。于是,我们就得到了1890年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之和(见表2)。将1890年和1936年的全部商品量分别除以当年的GDP(1933年不变价格),就得到了这两个年份的商品率数据(见表2)。

      我们知道,商品经济就是货币经济,商品率和货币化比率是用不同的数据计算的,两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商品率,即是用货币交换的商品在总产品中所占比例;经济货币化比率,即在总产出中每单位产品需要多少单位货币支持。两个指标的分母都是总产出,一个指标的分子是商品量,另一个指标的分子是货币量,两个指标应该有比较稳定的对应数量关系。于是,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尝试用经济货币化比率推断出缺失年份的商品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