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美学与哲学的联系由来已久。现代美学虽然越来越独立,与心理学也越来越亲密,甚至还更专注于艺术领域,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被削弱,美学始终是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现代西方哲学,在我国一般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西方哲学。但对现代西方美学的起点则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它与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它们几乎是同时进入现代形态的。这种“现代形态”的标志,就是现代西方哲学与美学共同具有的反理性和反思辨的特点。这一划分标准以哲学与美学发展的自身特点为根据,不仅将现代与近代的西方哲学和美学区别开来,而且也更加符合意识形态发展史的实际情况。本文的讨论就在这一界定下展开。 一 现代西方美学与哲学的联系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美学思潮与哲学思潮的关系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个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的后面都站立着一个哲学流派,或者说,差不多每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会引伸或变化出一个美学流派来,而不同流派汇聚而成的思潮更使得美学与哲学的现代联系呈现出宏观态势。 我国哲学界一般将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认为两者代表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倾向。这两大思潮的理论渊源虽然十分久远,但是如果着眼于“现代”的话,则可以归之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批判黑格尔哲学为开端的反理性主义和反思辨理性的思潮。前者导引了人本主义的洪流,后者则成为科学主义的源头。 与此相呼应,现代西方美学,尤其是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也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并且同样是从直接反对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美学起步的。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的最初代表是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主义美学。这一美学直接从他们的哲学中引伸出来。叔本华把世界分为“表象”和“意志”两部分,并且认为“意志”是真正本质的,而美则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即“理念”的展示。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主体的作用,并且进一步认为,美实际上是“理念”和“纯粹主体”的结合。①紧随其后的直觉主义美学则来自于柏格森自己的“生命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的“绵延”,是“生命冲动”。要把握这本质只能靠“直觉”,因为“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而艺术和审美就是这种直觉过程。②到了二十世纪,首先是胡塞尔,然后是波兰美学家英伽登和法国美学家杜夫莱纳共同建立起了现象学美学。胡塞尔认为,一切意识都具有“意向性”(指向性和建构性);而“现象”就是意识中的全部“事物本身”;我们只能通过“还原”法(先验的和直觉的方法)直观地把握和非因果性地描述“纯粹的现象”乃至“先验的自我”。从这些基本观点出发,现象学美学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意向性客体”,而审美活动则是一种特殊的“还原”,即把一切经验因素都排除掉之后的直观,它最终指向的就是“先验的自我”。③本世纪中叶先后崛起的存在主义美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是现代西方最为自觉的人本主义美学流派。存在主义宣称,“存在先于本质”,而一切存在的出发点是个人的存在,因此“人”是中心。据此,存在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为一种非现实的意象,它的存在先于它的本质,而美则是适合想象的事物的一种价值,它们都离不开“主体”(即人)的“创造”。④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的美学立足于“社会批判理论”,特别强调艺术对异化人性的拯救和现存社会的批判。该学派主要代表马尔库塞曾经指出:“一种不再是剥削主体或客体的新型男人和女人,可以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展在人和物中被压抑的审美可能性幻想”,因此,“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这一概念的本意不是要美化既定的现实,而是要建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与既定的现实相对抗的现实。审美想象是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⑤。 除了上述直接从特定的哲学流派中发展出来的美学流派外,人本主义美学还包括另一大部分——心理学美学流派。这其中主要有德国美学家李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瑞士美学家布洛的“距离说”美学,德国美学家朗格的“幻觉说”美学,英国美学家贝尔和弗莱的形式主义美学等,而最重要的流派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作为心理学美学流派当然不是直接从特定的哲学流派发展而来,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因而特别注重心理功能的研究,把情感、想象、本能等非理性心理因素提到首位,其中精神分析学美学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弗洛依德是德国意志哲学的继承者,所以偏重本能和情感”。⑥ 从以上简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本主义美学思潮中,无论是哲学美学流派,还是心理学美学流派,都非常强调审美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强调主体(人)的决定作用。这既与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美学背道而驰,又同人本主义哲学的思想一脉相通。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美学思潮的起点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实验美学。他认为,美是一种心理——物理现象,应当把美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部门,采用实验、观察、归纳等“自下而上”的经验方法来加以研究;而“自上而下”的哲学美学方法则“好象是泥足巨人”。⑦几乎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为代表的生物学美学和英国生理学家艾伦为代表的生理学美学等。这些美学流派的产生,从哲学上看,一方面得益于实证主义的广泛传播,丹纳的《艺术哲学》就完全是实证哲学的美学产物,他甚至认为,“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⑧而斯宾塞作为一位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则是人所共知的。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正在崛起的马赫主义的影响,在费希纳的《美学导论》和艾伦的《生理学美学》发表之前好几年,奥地利哲学家马赫已经写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向牛顿乃至黑格尔发起了又一次冲击。到十九世纪末,则进一步产生了以德国人类文化学家格罗塞为代表的社会学美学。格罗塞反对“思辨美学”,主张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艺术科学”,他广泛收集和利用人类学、人种学的资料,深入考察原始艺术,力图揭示心理、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与艺术的关系。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科学主义美学思潮开始倾向于语言的逻辑和意义分析。由英国美学家瑞恰兹创立的语义学美学就是循着这一方向的最早代表。瑞恰慈认为只有在对语词、句子和意义作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与审美判断有关的问题才有意义。他主张区分“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指出艺术中使用的是“情感语言”。⑩随后,分析美学的大潮便汹涌而来了。分析美学的后盾是分析哲学。从广义上说,分析哲学包括作为语义学美学哲学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因此,语义学美学和分析美学实际上都是第三代“实证主义”的产物。分析美学虽然自身包容着不同的倾向和观点,但是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对“美”的命题进行“语言清洗”。这种“清洗”的结果就是“美”是不可定义的。而之所以不可定义,不仅因为“美”是形而上命题,更因为“美”是多义的,相似的。(11)稍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也在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努力下,以更加“实证”的姿态出现,以致于有人认为,“艺术心理学的各个专题……等一次获得了科学的基础”。(12)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结构主义美学异军突起,直接向人本主义美学宣战,要求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达到人文学科的科学化。并且认为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就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包括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普遍有效原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