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说”:我的怀疑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之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李泽厚先生在谈到“积淀说”时讲,他在1956年提出的“美感两重性”(“社会功利性和个人直觉性”),“也正是指的这种积淀的审美心理结构”①。又说,“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认为”要研究这种“心理结构”,“后来”他“造了‘积淀’这个词”②以为标示。

       既是“正是指”,“后来”又仿佛仅造了“积淀”这个词,这就不免给人如下印象:似乎他在50年代已有了这个意思,“后来”不过以“积淀”一词作了表达而已。事实上,也已经有论者把“积淀说”的“建立”作为50年代那场美学大讨论的主要成果了。但这恐怕未必尽真。

       1956年论及“美感两重性”的《论美感、美和艺术》一文中③,李泽厚肯定了美感的“不经个人理知活动或逻辑思考的直觉特点”。但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所以能够从直觉中对个别事物有知识,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熏陶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这个个别事物的了解,对这个事物在整个生活中的关系和连系的了解”④。显然,这还仅是一种类似那时普通心理学讲义上常见的对“下意识”的理解与说明,尚未超出认识论范围。写于1964年的《美英现代美学述略》一文中,李泽厚介绍了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但认为,容格的理论,是与20世纪现代艺术“要求表现某种独特的心理冲动、原始本能、变态情绪”等的文艺创作与思潮流派“互相呼应、彼此配合的”一种“蒙味主义”⑤。

       一斑可窥全豹。从上引两段文字中人们显然不难看到,李泽厚对美感的“个人直觉性”特征的解释,与他后来所称的“积淀”,除了“不经个人理知活动”等有某种相似外,在作为“心理结构”形成的动力、条件等更主要方面,是大有区别的。例如前者以认识论为基础,认为“直觉”是在“不自觉”地“了解”了对象后发生的,并对所谓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持一种激烈的批判态度。后者却转了一个向,以“非理性”的“动物性”本能欲求的满足为基本推动力与终极目的,认为是在这种以本能欲望的满足为起点与终点的过程中累积沉淀而产生的人类共同的一种心理“深层结构,认识论的原因至少已降到次要、从属(服从本能欲求的需要)的地位,明显地汲取了弗洛伊德、容格等人的一些根本观点。因之,在哲学观、历史观、心理观,亦即在理论基础上两者是互相对立的。正是这样,李泽厚明确标立此说是在“后来”,主要是在1984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内。他在对“人类学本体论”美论作了比较充分表达的《美学四讲》里论及“积淀说”时,也仅引述《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文字,不是“文革”前的著述。极个别地方追溯到了“文革”前,但似仅本文上引的那两处。而如果注意到与他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的关系,那么“积淀说”究竟“建立”于何时,就应该更清楚了。

       应当认为,指出以上事实,并非为了咬文嚼字,而是为了了解一种思想的源流嬗变及其背景、原因,是为了对学术研究取一种严肃、诚实的态度,更好地认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促进理论的合规律发展。

      

       二

       当然,比较而言,这还是小事一桩,更主要的是在“积淀说”本身。

       众所周知,作为美学范畴的“积淀”,李泽厚在《美学四讲》里作了集中论述,并视之为“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的重要构成。因此,我们也应当如实地将它摆到这种哲学的原有位置上去认识。这个包含着“积淀说”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是怎么一回事呢?为篇幅计,这里简略引述它的要点,以示其所循脉络与“积淀说”的实际涵义。

      

       1.李泽厚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马、恩、列、毛到卢卡契)的“基石”是“反映论的认识论”,主要是一种“艺术理论”,而且以“文艺与社会关系这个基础来立论”,结果是造成了“五四”以来我国新文艺的“文工团传统”;但现在不行了,“矛盾尖锐”⑥。

       2.为此,他提出了源自康德以来作为人的哲学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主张“唐德——席勒——马克思”又“回到康德再向前行进”⑦,即要“融会”马克思、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诸说⑧,形成一种新的哲学与美学理论。其实这也是他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所要肩负的使命。

       3.“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据称来自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人化的自然”。这里又分“外在自然的人化”(或“人类物质文明的实现”、“社会存在”、“工具本体”),“内在自然的人化”(或“人类精神文明的实现”、“人的认识〔符号〕、人的意志〔伦理〕、人的享受〔审美〕”、“心理本体”)⑨。前者“使客体世界成为美的现实”,“是美的本质”,后者“使主体心理获有审美情感”、“是美感的本质”⑩。

       4.这两种“人化”实现的途径,前者“主要靠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后者的“总体基础”亦如此,但“个体成长”、“主要靠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11)。因此,一方面,后者与前者存在着“对应”关系,另方面,也就使“理性融在感性中,社会融在个体中,历史融在心理中”,并“表现为某种无意识的感情状态”。而这种“无意识的感情状态”,正是“千百年的人类历史的成果”,也即是“积淀”的结果(12)。因此,所谓“积淀”,就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这种动态过程来实现的,由“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而成,又显示为“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13)。“共同人性”、“共同美”,便是“保存在、积淀在血肉之躯的人类个体中”的“人类集体的某种深层结构”(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