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受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氛围、时代精神等因素的作用和制约,会产生为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现象。明清文人对拗竹和媚桃的偏爱,正是在明清之际大兴文字狱、禁锢和取缔“异端”思想的高压政策统治下,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启迪,强烈要求凸现个性、独抒性灵和以“情”为核心,追求世俗趣味审美心态的外在表征物,并使这种审美心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完善。 审美心理研究表明,人们的审美情趣是以偏爱的形式表现出来,意味着主体的审美活动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习惯于按照某种心理定势来进行。同时,审美情趣标志着人们的潜在审美需要外化成为现实。审美活动一般是以个体为本位而进行的,由于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的不同,因而在审美情趣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但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审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氛围、时代精神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制约着个体的审美实践活动,这些历史宏观因素构建和铸合成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而这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以人们的审美实践为中介,又转化和构建成特定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同,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特征,从而会产生一些为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现象。例如唐代对秾桃艳李的偏爱、宋元对寒梅秋菊的执著、以及明清文人对拗竹和媚桃的嗜好,便是这种独特审美现象的体现。 对“拗竹”的青睐和垂爱由来已久、历代文人仕子赋予竹以深厚的内涵,把它与松、梅视为“岁寒三友”而倾注大量溢美之词。《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宋人刘延世喜欢画墨竹,题诗曰:“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画继》)然而,给“拗竹”赋予深刻的社会意义,把它转化和提升为重要的情感符号,用以表达主体的某种政治意愿或情感意绪,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所认同的普遍倾向,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领域中大量存在,则确是明清时代所特有的审美现象。文人墨客把“拗竹”比作“君子”,对它的清风亮节和孤傲的禀性由衷赞叹。 明代钱宰《卢德民双竹》: 此君一本森双干,恰似孤竹生夷齐。 清风节操终并立,明同环佩长相携。 或骑两龙齐上下,又挟苍风随高低。 何当联镳入云去,玉笙吹向滛池西! 詹同《题李息斋墨竹》: 翠凤振秋翎,箨龙堕春影。 有美君子交,玉立在清境。 思之劳梦魂,日暮湘云冷。 刘基《题柯敬仲墨竹》: 苍龙倒挂不入地,回首却攀云上天。 夜深去散明月出,化作修篁舞翠烟。 而清代的明遗民和众多骨鲠之士更是把拗竹当作喻情明志的审美对象。郑燮《题竹石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以寄托自己的生活和道德理想。黄景仁《癸已除夕偶成》:“寒甚更无修竹倚,悉多思买白杨栽”。——因贫寒无力栽种修竹而痛感人生的悲哀。清代画家金农绘画常以竹、梅抒傲然之情,“予僻性爱竹,爱其陵霜傲雪,无朝华夕瘁之态”,故“暇日则写其貌”。他“学画竹,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以千万计”,“即以为师”。而吴历酷爱墨竹,“竹之所贵,要画其节操,风霜岁寒中,卓然苍翠也”,“兴来画竹,要得其风雨流韵,霜雪洒兮,乃得竹君之品格”。——把人的种种品格精神赋予竹子,而后又从竹的形象中审视和观照自身。 对于桃花,由于它的艳丽外观和蓬勃生机而受到人们的垂爱。唐代文人墨客更是把桃花视作时代精神的象征,作为自身审美心态的外在表征物:宋元时期桃花一度受到冷落;而到了明清时代,桃花再度成为文人仕子的重要审美对象,而倍受青睐。如明代沈周《题画》:“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徐祯卿《偶见》:“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而唐寅:“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一茅屋”、“万树桃花”视作人生的最大满足。清代马日璐《杭州半山看桃》:“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而舒位《蜘蛛蝴蝶篇》:“蜘蛛结网诱青虫,桃花飞入怨东风。蝴蝶寻花尾花往,打尽桃花同一网。蜘蛛不语蝴蝶愁,丝丝罗织桃花囚。桃花隔雾看蝴蝶,可似天女逢牵牛。潇潇春雨当窗入,沾泥花片胭脂湿。蝶粉蜘丝一劫灰,青虫自向墙根立”。——诗歌撷取一组风雨桃花,蝴蝶青虫和蜘蛛互相制约的春天景象来描写,构思颇为奇特。 除直接描绘外,在明清诗词创作中,有“拗竹”、“媚桃”作为背景,以此构建诗词境界的,更是不胜枚举。这种现象并非是一种孤立的审美现象。吴功正先生曾指出:“审美以个体活动为本位,现象存在于个体活动之中。个体审美活动有其特定的心境、方式、境界。但个体审美活动无法也不能脱离群体氛围,个体审美心理屏幕有着群体氛围的投影,群体意识包括文化、审美历史意识和氛围”①因而,对这种独特审美现象的揭示和阐释,必须从文化的、历史的角度进行审视,特别是从生成这种现象的终极原因——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审视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