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梦境的人生内涵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文良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邮编:10009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境界”一词最初指的是疆域,如《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唐代中期以后,境界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的重要术语。人生境界的说法始自现代哲学家冯友兰,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生境界。为此,他提出四种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人生境界不能只局限于这四种类型。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人生学的角度挖掘梦境的内涵,把梦境提升为一种人生境界。

       本文在展开论证之前,首先提出“在感”和“不在感”这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界定梦境的人生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人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体验,人生体验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笔者认为,从宏观的角度可把人生体验分成“在感”与“不在感”两大类。

       “在感”是一种抽象而贫乏的无规定性,同时又潜在地包含人生体验的所有规定。“在感”不是从“内”而来,也不是从“外”而来,而是从人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中“升”起来的。换言之,我们是被抛进“在感”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在《健康人格》一书中指出,儿童的自我觉知从出世到几个月之间的某个时候开始。据此可以认为,“在感”在摇篮时代便象影子一样伴随我们,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致让我们难以察觉到它的存在。一方面,以纯粹整一的方式存在的“在感”是最初的、未被歪曲的、抽象的“现身情态”,它类似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大全”。“它(指大全——引者注)不是我们某一时候的知识所达到的视野边际,而是一种永远看不见的视野边际,不仅如此,一切新的视野边际又都是从它那里产生出来的”①。另一方面,“在感”又不是一团混沌,在一定条件下它总要绽露出具体的规定。“在感”能够从背离的角度开展自身的可能性,通过各种具体情态表现人生体验的“大全”。总之,“在感”是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

       每个人都通过“在感”确证自己的生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通过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身。具体化的“在感”将我们带进引人入胜的愉悦状态。当这种愉悦跃升到最高层次时,那种销魂夺魄的“高峰在感”便会出现。马斯洛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高峰体验”的概念。在笔者看来,“高峰在感”是对“高峰体验”的本体化。“高峰在感”是人对自身存在终极价值的瞬间领悟和享受,它可能是如醉如痴、压倒一切的狂喜,也可能是欢乐至极、强烈无比的幸福感;它突如其来,转眼即逝,有语言无法表达;它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用理性无法穷究,“高峰在感”在各不相同的境遇下发生,但主观感受却彼此相似。诗人面对自己新出版的诗集所产生的“高峰在感”,与数学家成功地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所获得的“高峰在感”,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高峰在感”的来源十分普遍。正如马斯洛所说:“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作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泳,来自翩翩起舞时,……”②

       领略“高峰在感”的人似乎窥见了终极的真理和生活的奥秘,好象突然步入天堂,达到了和谐、化一的完美境地。恰如歌德笔下浮士德的感慨:“美啊,请你停一停!”

       然而,“高峰在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经常发生,原因在于它不断受到排斥和压抑。“在感”的具体化过程就是它与它的对立面此消彼长的过程。认为某物只是肯定的,不懂得任何特定物同时包含否定的方面,这是缺乏辩证思维的表现。“在感”是人生体验的肯定形式,相应地,还存在着人生体验的否定形式,即“不在感”。始源性的“在感”是抽象的整一,但它又不是空无,因为它自在地包含着否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感”必然要转化为自身的“他物”,这样才符合辩证发展的本性。既然“在感”是确定的,那么由“在感”设立的“不在感”也同样是确定的。

       什么是“不在感”呢?简单地说,“不在感”就是人对死的觉知。笔者用“不在感”代替死,不是概念的游戏,而是有着深刻的理由。众所周知,人是有死的,死是在世的终结。但是,对活着的人来说,死永远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死不可能是“我”的经验事实,“我”永远不会知道“我”自己已经死了。死是“我”的一种无时不在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取消了“我”所有其他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指出:“对于现在的人生来说,没有死。死不是人生中的一个事件。它不是世界的一个事实”③。只有别人的死,死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不在感”。可见,“不在感”是对死的人生学阐释。只要人生存着,就时刻被抛进死这一极端的可能性当中。因此,“不在感”是人生的最大焦虑。

       “不在感”的个体发生始于童年。据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的研究,5岁的儿童尚不知道一个死者和眼前的一个活人之间有什么区别,死离他的经验太远。有些早慧的儿童也会模糊地产生关于死的意识,但却认为死是可以逆转的,死者有一天会复生。6岁的儿童开始对死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但不相信自己会死。到7岁时,儿童朦朦胧胧认识到凡人皆有一死,自己也会或早或晚地被死神带走。可以认定,清晰的“不在感”形成于儿童8-9岁的时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