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文放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旦文化成为商品,文化的生产便不能避免商品生产的一大特点——复制性。大众审美文化作为商品有两点不同于别的文化形式,一是它面对广阔的文化市场,必须十分讲究经济效益;二是它借助于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技术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这两点,都在强化着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特点。经济因素的介入对于这种复制特点提出了直接的需要,对于大众审美文化来说,供、求、产、销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依据赢利的原则来组织,遵从市场规则和顺应消费趋势必须成为自觉的行为,于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周期、加快周转便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要做到这一切,批量生产、流水作业、群体合作、连锁经营便是最有效的形式。技术因素的介入则为这种复制特点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高新技术的引进、工艺流程的开发、器材设备的更新,特别是电脑技术的运用,正在推动大众审美文化的生产过程日趋程序化、数控化和自动化,而其生产形式也正在日趋社会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形成了设备齐全、分工严密、机构庞大、配套成龙的文化工业。

       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模式化。大众审美文化的生产不叫“创作”,而叫“制作”,即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程序来编制产品,电视剧、通俗小说、流行歌曲、广播短剧、广告小品的制作都有一定的标准化模式。就拿电视连续剧来说,每一集的时间长度相对固定,一般必须在不到一小时的时段内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或情节,片头片尾的主题歌是不能缺少的,主要人物的出场往往伴以反反复复的标准音乐,喜剧性的片种或许还在其间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哄笑声以诱发观众情绪。而不时将剧情停下,穿插几条广告则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做法。武侠片大都敷演善恶之争,言情片万万不能少了三角恋受,而警匪片、枪战片则往往是英雄美人式的。这里并不需要什么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准备,往往只须套用某种固定的格式即可。

       其次是批量化。现在电视剧动辄就是几十集,从编剧、拍摄到剪辑、合成,都摆出了批量生产的架势,看看《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便能对此领略一二:剧情是一拨人关在房子里“侃”出来的,环境是用搬来搬去的道具布置起来的,人物关系是可以变通处理和随机更动的,台词是可以即兴发挥的,与之相应,多机套拍、现场录音和同期合成等技术手段以其省工省时见长而被广泛运用,制作周期一再缩短,而其播出权的出让也带有批发的性质。然而不言而喻的是,这种批量生产所瞄准的与其说是艺术效果,毋宁说是经济效益,剧中琳琅满目的广告便泄露了个中消息。

       再次是平面化。在赢利原则的天平上,曲高和寡与老少咸宜总是轻重悬殊的,道理再简单不过,谁拥有大众,谁就拥有市场。从而大众审美文化的指针总是毫不犹豫地倒向通俗性、普及性和市民性。于是有了白话《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唐诗三百首》等“白话”系列,又有了绘图本《史记》、《左传》、《战国策》等“绘图本”系列。这种降格以求的文化策略还确能奏效,想出一点创意也就着实能使文化市场热闹一番,蔡志忠漫画在大陆再三再四地重印,总印数竟达到上千万册!这种炙手可热的火爆劲儿与满城争说的港台电视剧《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的风靡之势殆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是泡沫化。被小孩吹胀的肥皂泡在阳光下闪耀着炫目的虹彩,但其内部却只是一团空气。用它来比喻当今的一些电视剧、MTV和周末版小报是再怡切不过的。当一部电视剧被撑开到几十集、上百集时,它的内囊为无端的生活变故、无谓的感情纠葛和无聊的胡吹海侃所充斥就是很自然的事,只需比较一下原先的《白蛇传》故事与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便能看出其中究竟,后者加油添醋胀出的部分便大部分是空洞的泡沫,这种文化泡沫在某些MTV中更被涂上了一层斑斓的色彩,伴随着音乐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常常是帅哥靓妹、奇装异服、典雅的陈设和奢华的时尚。形象的堆砌呈示与歌词、旋律并无必然联系,画面的快速切换亦无内在的逻辑线索可寻,这就将一首本来并不乏深意的歌曲变成了一场花里胡哨的能指游戏。

       大众审美文化成为商品是历史的必然、文化的进步,因而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复制特点也就包含有正面的、肯定的因素,就其模式化、批量化、平面化、泡沫化诸现象而言亦复如此。但是其中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介入对于作为文化之魂魄的人文价值来说,听起的作用却并不都是有利的,因此抵御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负面作用的侵蚀和干扰,宁护人文精神在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文化工业的兴起扭转了以往文化人分散、独立的个体生产方式,现代科技的运用改变了单靠人力(脑力、体力)的低水平重复劳动,大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但是文化生产毕竟不同于物质生产、它所达到的水准并不以其生产速度和效率的高低来衡量,模式化、批量化、标准化、通用化的生产方式恰恰是与文化品位、个性、风格格格不入的,而后者恰恰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当一部电视剧让人看了前事便能猜出后事如何的时候,当一部小说所描写的人物让人轻易与同类小说中的人物相互混淆的时候,便不难看出,这种复制特点所导致的恰恰是文化品位、个性和风格的严重失落。再者,大众审美文化讲究通俗性、普及性无疑有所得,那就是将阳春白雪式的哲学、历史、文艺推向大众,让更多的人获得接触高层次文化的可能,而这个问题正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但它显然也有所失,那就是将表里浅深各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表浅的层面上扯平,以丧失深度性为代价而培养一种低幼化的认知,加上戏谑性、荒诞性的渗入、消解了高深和典雅,同时也消解了存在于哲学、历史、文艺之中的理性,将其统统变成了谁都能看懂的连环画。并不是说这种“连环画”就不好,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如陈四益文、丁聪画的《新百喻》即属此例。区分良莠的标准在于视其究竟是为了传达深度思想而追求平面感,还是为了牟取经济实利而消解深度思想。前者可以称为通俗和平易,而后者则只能视为低俗和平庸。另外,在理性的重压之下将感性解放出来,让人在消遣性、娱乐性、刺激性的游戏心态中找回鲜活生动、童心未泯的自我,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完全是一种合理、自然的要求。正如每个成年人都会带着一份儿时的纯真去欣赏孩子们吹肥皂泡的游戏,而在这方面大众审美文化则提供了再合适不过的形式。但是人们在感性与理性两极之间只能取一种恰到好处的中点,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的畸重畸轻态度都是不足取的,作为对理性压抑的报复,一味地放纵感性、纯任自然也只能带来消极的后果,那就是崇高感、尊严感、目标感和责任感的失落,而这一切恰恰是人性上升到更高境界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