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各美学教科书均有谈论,但大都未尽人意,这些论述或过于空泛,或不得要领,甚至逻辑混乱。 本文试图设置几个坐标,然后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分别放到各个坐标中加以比较,或许,这会有助于对其各自审美特征的把握(社会美、自然美都是现实美,对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特征也可以作若干比较,但本文暂不涉及)。 1.从实践性看,社会美表现为直接的物质实践性,自然美相对远离物质实践,而艺术美则是直接精神实践的产物。 社会美包括社会生活状态、社会主体、实践行为、实践条件(狭义的劳动物质条件)、劳动产品的美。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①。首先,这种实践是物质性的,劳动产品本来就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应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②。劳动条件也是如此,社会生活状态、社会主体、实践行为等同样是物质形态的客观存在。其次,社会美与实践的关系又是直接的:劳动产品是生产实践的直接结果;劳动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完成者;实践行为则是实践本身。 自然美包括宇宙太空、天文气象、山光水色、植物动物之美和人体美等。与社会美相比,自然美明显地远离物质实践。所谓“人对象化”、“自然人化”只是说人能通过实践与整个自然界建立起对象性关系,并不是说对每一具体对象都进行直接的加工改造。太空与气象两个领域从总体上讲是人力所未及的,植物与动物虽然有人类劳动的部分痕迹(如驯养和种植),但它们的物种(族类)性质和外形特征并未因此而有根本性改变,被开发的山水景观总是留有人类加工的烙印,如庙宇、道路等,然而这些恰恰不属于自然美。园林正是由于人工而成而不能成为纯粹的自然美。人体美固然是漫长的劳动实践的结晶,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其外在生理形式如肤色、身材、相貌等方面的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天使其然”的。总之,自然美与物质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远离的。 艺术美在实践的直接性方面靠近社会美,它是一种直接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诚然,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物质,不但建筑用的土木、雕塑用的石头是物质,而且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和作为音乐手段的音响也是物质。但区别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依据,并不在于产品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它的目的。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绘画中的苹果不能食用,雕塑中的奔马不能乘骑。因此,艺术活动是直接的精神实践活动。 2.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如同列宁所说,“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形式的”③。二者相互依存,缺少其中一方,另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 美的事物同样如此。但在不同的领域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呈现出不同的结束,一般说来,社会美的内容偏重于善,自然美偏重于真,而艺术美则强调真善的融合。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④孔子的文质统一观就是内容与形式统一观。只有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所谈的是人之美,整个社会的美亦同此理。 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中,我们更重社会美内容的善。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而从事的活动,这种活动及其结果的功利性就构成了社会美的基础:就社会总体而言,美在于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就社会个体而言,美在于高尚健全的心灵和有益于社会公众的行为;就实践条件而言,美在于有一个有利于人们言行创造性活动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就劳动产品而言,美在于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所坚持的美善统一观大都是从社会角度着眼的。荀子认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⑤托马斯·阿奎那也说:“身体美在于五官端正和色泽鲜明;精神美和可敬的善是一回事。”⑥荀子强调人之美在于心术善而不在于形相善;托马斯·阿奎那则强调精神美有着与人体美不同的标准,那就是善。 自然美的内容与形式也是统一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水性虚软才产生波纹这样的外在形式;树体充实才生出旺盛的花朵;虎豹如果没有特别的毛色斑纹,其皮革与犬羊相同;犀兕有皮,但需凭借红漆才显得美观。可见,自然美的内容与形式也是统一的。一般地说,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其内容与形式“天使其然”地协调一致。虎豹的凶猛与它们的巨体和利齿相统一,鹿马的善奔与它们轻捷的四肢相和谐。一旦某个物种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背离,那么,造物主或者迫使它改变自己的机体结构以顺应环境,或者干脆淘汰它。应当说,自然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最为严格的。 由于自然万物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运动的,因而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自然美中,真占有突出的地位。《庄子》中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骈拇》)庄子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他看来,天然之美高于人工之美,“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是谓反其真。”(《秋水》)不管庄子的美学思想有多大偏颇,他的“法天贵真”的命题对自然美来说无疑是十分卓越的见解。星移斗转,风变云幻,花红叶绿,鸟飞兽驰,自然万物无不以其率直的品格呈现于人类面前,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素朴”之美。由于自然美相对远离物质实践,因此它也相对远离善,亦即远离功利性。土壤比星月对人类更具有物质功利,但人们更喜欢欣赏星月。当然,在自然美中,我们并不否定善,美的自然物至少要无碍于人类的生存,地震至今仍然威胁着人类,这种“恶”的性质使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