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移情的机制和形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瞿明刚,1963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曾发表论文多篇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审美移情的机制是联想和同构、移情作为主体与对象的一种交流,审美感知是其起始。感知通过记忆生成表象,表象揉进情感生成审美意象;感知通过同构原理产生皮质力的活动,再触发与之相应的情感反应,移情现象即发生。审美移情的形态是同构、同情和象征。同构移情是人的生理方面与对象的稳定性耦合;同情移情侧重人的情感、心境和情绪与对象的随机性耦合;象征移情则以观念、意志为中介,是主体的类心理与对象的比附性耦合。

       西方美学界有关移情的学说主要有五种:1、哈奇生、休谟、立普斯的“同情说”;2、R·费肖尔的“象征说”;3、哈奇生和早期立普斯的“联想说”;4、谷鲁斯的“内摹仿说”;5、R·阿恩海姆的“同构说”。这五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各自的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因而各自具有局部的准确性和“片面的深刻性”,但它们作为对同一研究对象的阐述而言,经验描述多于科学分析,现象描述多于理论抽象,缺少一种必要的科学的整合。

       本文试图结合心理学原理和人类审美经验,对移情的机制、形态作出总体的整合与阐释。

      

       一、移情的机制:联想·同构

       移情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是什么?

       英国十八世纪美学家哈奇生用相似联想来解释移情:“由于我们有一种奇怪的倾向,欢喜类似,自然中每一事物就被用来代表旁的事物,甚至于相差很远的事物,特别是用来代表我们最关心的人性中的情绪和情境”。①哈奇生认为这种喜欢类似的倾向是一种天性,显然指的是“联想”,因为相类似的事物常常引起人们意识的联想。在白居易笔下,带泪的玉容与带雨的梨花融为一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杜甫的诗中,则是丛菊的露珠幻化成人的泪花:“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形态相似引发的移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是中国人人格的象征体,缘在它们内在的物理属性耦合人的意识的某个侧面,于是具备了只有自觉的人才具备的品格:坚强、高洁、谦虚、正直,这是内在属性相似引发的移情。此外,一定的内在属性总是体现为相应的外部形态。菊花不易吹落的内在特性表现为在北风中尚能“枝头抱香”的外在形态,于是成了坚贞的象征:“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杜甫写柳絮、桃花,也出于同一道理:“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这些是综合性相似引发的移情。

       可见,相似联想是移情的心理机制之一。

       相似联想与接近联想、对比联想是按引发条件所作的划分。对于移情而言,接近联想与对比联想也是移情的心理条件。

       崔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既是时间上的接近,也是空间上的接近,导致由桃花而人面的接近联想,从而桃花如面,笑靥生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元好问在诗中将人的观念与本不知闲暇的自然事物相对照:“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以对比联想反衬怀归人急的心态。

       联想是记忆的一种常见形式,按识记时身心活动方式划分,记忆可以分为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和情感记忆。情感记忆或称情绪记忆。对于记忆对象的性质而言,它是对于人类生活中关于情感、情绪方面的记忆;对于记忆主体的心理活动特性而言,它是一种凭借身心感受和心灵体验的记忆,体现为主体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移情中的联想,无论是相似联想、接近联想,还是对比联想,都可以是带有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联想,因而也可以是“内心情感的联想”。杜甫“感时”、“恨别”的时候,那种深沉的忧患和缠绵的离情别绪,使得花露与泪水融一,鸟鸣与心惊关联。情感在这里是联想的中介和动力。情感联想的特征在于:它是情感和联想的合体。联想为情感所浸染,情感因联想而强化。所有的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在审美移情中都是情感的联想。这是移情作为自然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的本性所决定的。

       审美经验中,还有一种联想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例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的,“水平线是女性的”,“垂直线是男性的”,还如柳条的低垂与微微的摆动与离人心态不谋而合。舞蹈中示意悲哀的动作也是缓缓地低垂身体。这类现象中,人的感受就其过程而言,具有快捷性,就其方式而言,具有不自觉性,就其效果而言,具有公众认同性。这种审美移情不是联想所能解释的,因为联想作为记忆的形式之一,最终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心理过程,纵使在发生时可以有无意性。

       格式塔心理学为这种移情现象作出了科学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在探讨“完形”或知觉组织活动时,引用了物理学中“场”和“力”或“力场”的概念,并被其创始人韦特海默的学生鲁道夫·阿恩海姆用来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格式塔派的“力”与物理学的“力”既相同又相异:同在它们“有着自己的作用点、方向和强度”,异在它“并没有包含在我们观看的对象之中”。②例如一个正方形中贴上一个小黑色圆形图案,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就似乎有种种“作用力”使它似乎会下坠或横移。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大脑是一个电化学力场,“我们可以把观察者经验到的这些“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就是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③生理是物理与心理的中介,即:物理—生理—心理,横贯三者之间的媒介就是“力”,这是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