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效应的民族差异,是不同民族接受同一部作品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之间的差别。它来自于审美主体接受异族作品时所出现的那些独特的审美感受。笔者曾在另一文中将它们划分为以下不同表现形态:1.排斥效应--审美主体对异族作品中不理解信息的排斥所导致的审美效果;2.证同效应--由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作用,审美主体在对异族作品的误解中产生的“先得我心”的审美效果;3.证异效应--审美主体在接受异族作品时出现的否定性审美效果;4.新奇效应--异族作品在审美主体心中激起的新奇美感效果。① 当然,差异效应远不止这些。主体在接受异族作品时肯定还会有更为复杂、丰富、微妙的独特感受,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掘和探讨。 很显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样复杂的审美效应的民族差异,是因为审美主客体的这种交流,是在非同一民族条件下的交流。而在这种交流和接受过程中,审美主体又最容易产生对渗透了异质文化及其审美内蕴的异族作品的或多或少的陌生感和误解。可见,差异效应既有它复杂多重的表现形态,也有它的内在形成规律。 那么,差异是永恒的吗?绝对不是。在这里,我们还必须看到,差异系统既有它的稳定性,又有其变易性,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嬗变规律。它们在持续了相当时期的稳定态之后,还将步入新的发展轨道。这一点,同样是不容忽略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 审美效应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它又必然要归宿到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反应上来。显而易见,主体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改变和拓展,是审美效应民族差异得以嬗变的重要前提。所以,要弄清差异效应的变化规律,还需首先搞清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规律。 我们知道,审美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结构,它往往要通过自身的改变去适应新的客体。在此,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同化与建构原理恰好能说明这一点。皮亚杰认为,同化,是将外界刺激有选择地纳入原有结构中进行改变、消化和吸收,使之符合主体。但是,对于客体刺激仅有同化作用还不够,由于心理结构(格局)本身的限制,客体刺激中必然有许多原有结构无法纳入的部分,只有改变旧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才能使主体更好地适应客体。这种旧结构不断被新结构所替代,皮亚杰称之为建构(亦即顺化)。同化只能在量上变化,而建构才是质上的发展。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以原有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去接受作品的,所以对异族审美信息的选择性吸收,正是为适应主体的格局的需要而出现的同化机制参与的结果。但是,为了适应新的审美环境和审美对象,主体必然要对原审美心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即自我建构,(其间蕴含着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等的更新与拓展)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意味着主体在继续接受异族作品时审美效应嬗变的不可避免。因此,如果说,同化机制使主体民族审美心理结构得到了认同,并滋生出审美效应的民族差异,那么,建构机制则使主体在为顺应客体所进行的审美意识领域的拓展中,推动了审美效应向新的形态的转换。 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呢?首先,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对新的审美信息刺激的需求是建构的内在条件。众所周知,喜新厌旧,探究心和好奇心是人的本性之一。人类正是在探究心和好奇心和诱导和推动下,在不懈地追求更新更美的对象中,绘出了五彩缤纷的历史。对新的审美信息的追求,既满足了人们的探究心和好奇心,又促进了其审美意识、审美趣味领域的拓展和变革。 其次,艺术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仅如此,艺术作为文化系统中最活跃、最敏锐的带有先导作用的子系统,往往在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总体认识和把握中,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走到时代的前列去。这就是艺术的超前性。进而,艺术作为人类自我观照的审美形式,又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和推动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变革。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②民族艺术是民族审美心理的物态化表现,同时又反过来引导着民族审美心理的发展。 再次,各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对民族审美心理的建构起着一种强化作用。我们知道,人类各民族之所以能形成相互迥异的不同文化类型,乃是文化隔离机制作用的结果。文化隔离是造成维护民族文化成为独立定型的文化形态的机制,它铸成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及其民族的独特性,形成了各民族文化心理之间的距离;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则使各民族在相互的沟通与联系中不断动摇和改变着自身文化模式的单一性,缩短了各民族文化心理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世界文化得以整合。愈是在落后时代,文化的隔离愈突出,愈是在文明时代,文化距离愈要受到冲击。文化交流与传播愈广泛深入,民族文化心理、审美心理愈趋于开放与丰富。如果说,文化隔离机制扮演着加强和稳定审美效应民族差异的角色,那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则无疑在缩小和改变着这种差异。 在科学不发达时代,人类各民族的相互隔离造成了人们对异族的陌生感以及相互间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当世界上的大洋被认为是不可航行的时候,它们就是人类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障碍。而人类的绝大多数也就生活在对远处一无所知的状态中。”③这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只能被限制在本民族内部进行,对于本土以外的异族文化艺术更是十分陌生的。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④随着世界意识,人类同源一体观念的崛起,以及在漫长岁月中禁锢人们脑的狭隘地方民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日益崩溃,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愈加感到:“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画卷,这些文化没有极限可设,因为所有可能的结合如此之多,如此纷繁,以致无穷无尽。”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