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本身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愉悦身心的活动,是任何人(包括人民大众)都享有的自由“权力”。尤其是在商品社会的时代,这种自由的权力对普通大众来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了。随着社会“冷漠感”和“凄凉感”的增加,人们寻求满足生命需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原来那种带有共性的“欢娱”变成了一种个体的“占有”或“享乐”,“欢娱”真正变成了个体手中的“自由权力。如何认识这种状况,是摆在中国美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联系当前中国的文艺活动和大众的审美活动来看,现实文化进程的复杂性和活跃性,以及大众文化及其活动的广泛开展,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审美意识。可以说,当前中国社会所经历着的文化变革、转型的事实,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趋向,正在不断影响着、产生着各种新的文艺审美活动现象,不断推衍出各种新的审美文化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在现实的文化景观中,在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活动日益广泛活跃的进程中,从理论上、从具体的审美批评活动中强化美学对当前文艺进程和大众审美活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成为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非常突出、非常现实的课题;能否合理地探讨并深入地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美学能否在自身转型中获得真实而持久地发展。
然而,以大众文化为背景的当代中国美学之路在何方呢?为此,1994年5月27日至6月1日,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东方丛刊》编委会联合在山西太原召开了“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美学学者们,围绕大人文化与当代美学的关系、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美学与具体门类艺术的关系、美学与话语系统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从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的关系来看,部分与会者认为,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是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并存。从积极方面说,大众文化表现为新的观念体系和审美现象的变迁,具有大众性和代表性,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这一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张博颖认为,商品经济刺激了大众物质审美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主体看,多元追求个性的突出,试图在审美选择中找到主客体、物我的最佳配置,追求时尚中的个性、自我表现;从客体看,大众物质审美文化的时效性在缩短,流行的周期在缩短;2)肖鹰认为,审美文化标明了当代文化的平面化、形象化、表演化的特征;3)当代大众文化在美学上的特点,是提出了一个虽不完善但值得反省的命题:“审美与生活的同一”。这与传统美学所固执的命题:“审美对于生活的超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当代大众文学是看到了传统美学的根本缺憾的。4)陈炎从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谈及了市民文化的历史功能。他认为,市民文化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其历史意义就在于:a缓和了国家与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由于长期的二元结构所形成的紧张关系。b在客观上实现了中国城市社会观念体系的多元化。c在结构上有利于中国社会在现阶段的稳定性;从消极方面说,大众文化具有庸俗化和低级化的倾向。这一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张博颖认为,大众物质审美文化发展不平衡,受职业、民族、地区的影响。客观现实与主观需求相矛盾。一方面客观现实落后于大众主观需求,另一方面又超越大众需求,大众很难寻找自己的对应物,因此大众变成了失落的群体,物质审美文化变成了大众的异己力量,大众失去了自己的记忆;2)肖鹰认为,大众文化由于缺乏整体性基础,没有重建深度模式的前提,文化与生存的现代统一导致了文化的片面发展,文化平面化审美文化;3)袁济喜认为,大众文化在消极方面表现为意义的丧失、感官文化的泛滥,还有一个重要标志是与传统审美文化的断裂,有的大众文艺创作家自觉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因此许多作家的作品表现为一种失去灵魂的“橡皮人”。
从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来看,部分与会者认为,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传统美学那种超世脱俗的态度与今天美学的入世、贴近生活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摆脱这种反差便成了青年美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罗筠筠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是使人得到心灵的自由和人格解放,实现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其特点是具有“虚”、“静”、“明”性质的“心斋之心”,也就是一种“忘”,其目的是扫荡实现人生,以求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这种艺术精神在今天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文化中无能为力了。80-90年代文学艺术和创作不是“忘”,而是“入”,无论文学、绘画还是影视等艺术形式,当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是揭露现实、直视人生、开掘人性、渲泄渴望。因此,当代艺术家很少有那种来自心灵与技巧解放的自由感和充实感,也很少有那种心斋下踌躇满志的审美观照。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同时几千年来的艺术传统也不可能形成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被大众艺术取代的前景;2)刘成纪认为,自由主义美学植根于当代自由主义的文化土壤,在价值取向上,它既拒斥来自社会主流文化的绝对命令,也不以精英自居,用“以美拯救世界”的乌托邦神话为大众献上空洞的许诺;在主体人格上,它要求美学家以平常心静观世象之变,纵浪大化,不喜不惧,防止在众声喧哗之中迷失宝贵的自由精神和审美判断力;在话语风格上,它主张自我定位后的多元化,将话语作为自我言说的工具,防止由话语的主人异化为某种外来话语系统的奴隶;在研究方法上,它重对问题的实证研究,放弃皮相的评论之争和强权意志,试图将话语的力量凝结于对微观物象的解构之中;3)龚刚认为,从比较美学的原则出发,现代中国美学家普通感到重建中国美学的必要性,这种重建应基于一种发展观,即不能死守着传统美学的经典界定,以古代命题代替我们今天的思考,而是要发展和创新。因此,中国美学的重建,不仅包含了解释学的要求,而且包含有分析哲学的要求。从分析哲学出发,是为了用新的美学语言来彰明传统美学的内涵,实现美学语言的重建。
从当代美学与具体门类艺术的关系来看,部分与会者认为,审美文化的研究应从具体门类艺术出发,以具体艺术的创作为审美文化的旨归,因为具体门类才真正表现了主体的生命创造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杨钢元认为,艺术形象有具象、抽象之分。具象源于自然,必然受制于社会群体对自然的体认,因而真实问题是社会传播赖以沟通的基础。就“真实”家族而言,有主观现象真实及仿制体系和浪漫与荒诞两种非真实体系。它们形成认识的格局。我们称之为写客观自然、主观自然、仿客观自然、仿主观自然、浪漫型。荒诞型。舍此具象则无保持其感性统一性的任何形式。2)朱青君认为新传媒的出现带来新的门类艺术。历史上对传媒的垄断达到了对艺术的垄断,也导致艺术贵族化。而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宽松的社会环境、高科技的成果给大众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来参与艺术创造和自娱自乐,大众自身的艺术潜质也得到很好的挖掘;3)史健认为,90年代中国城市建筑显示出折衷主义的风格,受到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当代世界建筑思潮的影响,但也有意隐含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并置与巨大的体量,古典语义的符号化,富丽与奢华的形式,但却体现了主体的生命创造力;4)傅谨认为戏曲虽然是一种非主流文化,它的生存与发展一直主要受着大众审美观念的支配。从五十年代全国性的剧团国家化以来,大众失去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进而影响戏曲生存发展的权力。民众没有话语的权力,就没有真正意识的大众艺术,大众艺术就必然衰亡。戏曲只是意识形态侵蚀乃至窒息大众艺术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