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文艺作品是艺术家创造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的情和客观事物相统一的结果。在古代,我国的理论家就曾提出过“言情说”和“言志说”,认为文艺作品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必须借用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以表达。主体的情和客体的物相结合,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美的呢?这就涉及到怎样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这样一个纯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自然天成。这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自然”一词,来自道家哲学。自然之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①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的。“自然”有几种含义。首先,“自然”是无为的。“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②“自然”没有任何外在的目的和意识,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是自然而然地存在。其次,“自然”又和“朴”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未经人为加工的自然状况,老子称道为“无名之朴”③,提倡“见素抱朴”④。“自然”的第三层含义是“真”。《庄子·渔父》云:“真者,所以受命于天,自然不可易也”。在《秋水》篇中又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是顺乎自然,让事物按其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地活动,人为的拘束和格套束缚了事物的本性,破坏了真,也就不自然了。老庄的“自然”大体有无为、真、朴等几种相互联系的含义。在老庄思想中,无为、朴、真是统一在“道”之上的。 把“自然”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艺作品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魏晋以后才使用的。魏晋时代,玄学盛行,自然与名教是玄学研究的论题。学者们尽管对名教态度不一样,但都一致推崇自然⑤。“自然”概念因此流行。在这种文化前景下,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开始把“自然”一词引入美学和文学批评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刘勰认为“文”是天地外物本身固有的表现,有事物存在自然就有文采存在。“人文”的产生,与自然现象一样,是合乎规律和情理的。“人文”的特点是词采华丽,“人文”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宫商音律,词藻文采,这也是“自然”的。刘勰的自然说,集中反映了六朝人的审美观——强调“文藻”“雕华”为自然。 钟嵘在《诗品·总序》中明确提出了“自然英旨”的审美理想:“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之、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近任虻、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竟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名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钟嵘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应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感触,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挚情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滋味”。 在六朝人心目中,最能代表自然诗风的是后人称之为“工巧”的谢灵运。简文帝说:“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⑥《南史·颜延之传》记鲍照语“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钟嵘在《诗品》引汤惠休称“谢诗如芙蓉出水”。芙蓉,在六朝是华丽的象征。晋郭璞《芙蓉赞》称“芙蓉丽草”,潘岳《莲花赋》则曰“华英盛于芙蕖”,这和宋人把莲花描绘成“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六朝人把谢灵运的诗比作“芙蓉”,是指自然的华丽一面,即华丽的自然;而非自然质朴的一面,即质朴的自然。华丽的艺术品,由于艺术家才能的不同,也有自然和不自然之分。同样是用典,有的不过排列堆砌,密不透风;有的却能消融深化,不露痕迹。同样是文采,有的堆垛而了无兴致;有的却生气盎然,自然英丽。总之,六朝人的自然观和追求艺术上的理想境界是“芙蓉出水”式的华丽而有自然生机。 唐代由于受佛教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人们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唐朝人的自然审美理想带有更加浓烈的道家风味。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说:“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⑦在这里,李白主张的“天然”和六朝的自然所强调的文采、华丽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雕饰是会失去诗的天然、本真特色的。所以在《古风》三十五中李白说:“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目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论,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李白“雕虫丧天真”的观点,是真正承袭了老庄“自然”的基本含义,是最早把老庄的“自然”思想引入美学和文艺批评领域内的。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⑧ 李白的“天然”“天真”摒弃了人为的雕饰,自然天成。这种观念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刘禹锡在《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一首诗中说:“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⑨这时的“郢人斤 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指的就是自然天成,摒弃外在的雕饰,虽然经过人为的加工,但丝毫不露痕迹。李观在《扳弟兑书》中说:“明经世传,不可堕也;文贵天成。不可强高也。二事并良,苟一立可矣,汝择处焉。”强调自然天成,反对人为雕饰,这和六朝华丽、雕饰的自然观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