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4)01-0035-08 美何以求?这是美学领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美学史上有两种经典的解决方案:一种是由康德提供的,另一种是由马克思提供的。有趣的是,虽然从根本来说,这两种方案截然不同——康德的求美方案是现象学意义上的,它要实现的是对客观主义与心理主义(自然主义的两种表现)立场的超越;而马克思的求美方案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它要实现的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立场的超越,但是,两者却有着一个相同的“三段式”结构——即确立一个求美的“阿基米德基点”,然后表明此基点有被异化的可能,最后针对这种可能,给出了消除异化的办法。 一、求美之基点 1.康德以情感为求美之基点 在康德之前的西方美学中,由于自然科学之对象性思维方法的滥用,一度引起了客观主义美学的泛滥。客观主义美学确信,美学要以客观对象为开端。它的思维逻辑是:先有客观的“美”,然后才有主体主观的“审美”。它把美设定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先天存在的客观事物之属性,企图建立一个关于美的客观知识体系。在康德看来,把美设定为客观事物的属性是缺乏反思精神的表现。审美活动与科学认识活动不一样。科学认识往往不假思索就把研究的视角指向外在对象,而从不反思对象为何存在,并且为了达到知识的明晰性(非明证性),科学还极力排除主体性。但是对于审美来说,“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审美就是一种“反思判断”。在康德美学中,“反思判断”是一个关键概念。在《判断力批判》“第一导论”中,康德强调,如果认识判断是“以普遍归摄特殊”,那么反思判断就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1]8。认识判断因为需要以普遍归摄特殊,所以必须从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出发,而审美判断因为是从特殊出发,所以没有对概念的依赖。沙佩尔就此指出:康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审美判断的“否定性特征”(negative characterization),即审美判断不是认识判断[2]55。正是基于对这种否定性特征的把握,康德实现了对客观主义美学的一种根本性转换,即把美从根本上转换成了美感问题:没有客观的美,只有主观的审美;没有美的客观对象[3]113,只有审美的心理体验;没有对象的和谐、比例、对称,只有主体内在心灵的和谐、协调,只有体验到诸心理机能协调活动的情感。 借助“反思”方法,通过对“客观的存在及其属性”的“存而不论”和认识判断的“悬搁”,康德确定,作为审美判断起点和基点的“特殊”既不是概念,也不是由概念表征的客观存在。《判断力批判》一开始就指出:“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所以鉴赏判断并不是知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4]37~38康德断言,求美只能以情感为开端。可以说,“从特殊出发”就是从“情感”出发,求美就是(寻)求情(感),审美判断就是一种情感判断。事实上,在《判断力批判》中,“崇高的判断”和“美的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两个类型都是情感判断,都是从特殊出发的反思判断,都是审美心理学分析,差别仅仅在于崇高感是移情化的(“我在它中”),美感是拟人化的(“它在我中”)。 2.马克思以劳动为求美之基点 马克思讨论美学的风格与康德不同。他从来不做概念的纠缠,而总是立足于人的现实,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感性自由的活动出发,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出发。马克思美学的特点在于,它把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理解为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理解为一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解为一个抽象问题,而是理解为一个现实问题。人类现实的感性生命活动就是马克思美学全新的基点。马克思不愿意在虚无缥缈的云端去讨论问题,而是把关于美的问题的讨论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来,从现实出发去讨论美学问题。根本来说,当马克思把美学变成一个现实问题时,他只关心:第一,人作为一个人,是不是美好地存在着?第二,如果人作为一个人正处在一个不像人的状态中,这是不美好的,那如何能让他美起来呢? 在马克思看来,美是人之存在的显现。在审美活动中,我们都规避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是置身于美之中的。展开来说就是,当一个人感觉到很美好时,他一定感觉到自己是在的;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无聊、很虚无、很困惑、很纠结、很痛苦时,他会感觉生活不美好,没有意义,他甚至会选择放弃生活。显然,美与人的存在、人的生命是一体化的。这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是人让美成其为美,另一方面是美让人成其为人。马克思美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将美与人的存在或存在的人关联在一起。从现实出发,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美何以求的解决方案[5]。 要理解马克思的求美方案,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规定是一个关键。人是什么呢?彭富春教授指出:“与尼采和海德格尔一样,马克思也放弃了把人规定为理性的动物,而是将人置于存在的领域。但马克思将人的存在把握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成为了马克思思想中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6]100马克思不断向我们阐明,人是实践的动物,考察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才是确立人的本真存在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证明人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实践,人就没法和动物区别开来。人在这个世界能够挺立起来,全靠实践;其他东西比如一棵草、一块石头,都没有自己的实践活动。总之,马克思是从实践论立场出发来理解人的存在的。 那么,何为“实践”呢?在历史上,康德把实践视为道德的自由意志(实践理性)的表现,而黑格尔把实践视为客观统一于主观的、只具有纯精神性意义的活动。与之相反,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追逐物质利益的“客观现实的物质性活动”,理解为主观消融于客观的过程,因此只具有纯物质性意义。马克思既不主张从唯心主义的精神主体来理解实践,也不主张从费尔巴哈所谓的物质过程来理解实践,而是认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才是一切精神的主体性和物质的客观性得以理解的前提和得以统一的基础。这就把作为实在物的“物”或“心”统统加上了“括号”,而把实践的能动性、创造性摆在了第一位。这也从根本上超越了唯心主义美学与唯物主义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