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论要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摘要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长期的全面的领导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原理解决复杂矛盾、协调各种关系的一个光辉思想,也是他的独特领导艺术。本文从发展统一战线、处理外交难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这一思想和实践,以便从这一分珍贵的思想遗产中汲取对我们今天有益的养料,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哲学格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同和异是矛盾的统一体。异中求同,这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以探寻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同中求异,这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以区别事物的不同特性和分清界限。思想家、政治家在研究社会政治历史时,这两方面常常是结合起来运用的。例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对于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生产方式作了认真的比较研究,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判明事物间的异同关系,对于开阔思路,启迪智慧,深化认识,具有极大的作用。对事物间的同异关系研究得越全面、越精细,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道路就越宽广、越深远。周恩来就是具有这种特殊思想风格的伟人。

      

       一、求同存异,正确处理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统一战线的一位卓越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半个多世纪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是同周恩来这一光辉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善于吸取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深刻地分析和成功地处理统一战线的诸种矛盾,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辩证思维方式——“求同存异”思想。

       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政治联合。实质上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共同的利益、自愿结成联盟,规定了“同”,因为联盟的利益是共同的,所以是“大同”;各自的利益,规定了“异”,各自的利益对共同利益来说是从属的,所以是“小异”。这是统一战线的要求和特点。不然,统一战线不是建立不起来,就是破裂。又统一、又区别;有同有异、求同存异,是统一战线发展的辩证法。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同异关系,是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一贯思想 “求同存异”这一重要思想的红线早在大革命前后,周恩来就勾画出来了。1923年7月,周恩来在他起草的《旅法各团体敬告国人书》中号召:凡是“不甘为列强奴录军阀鹰犬的人,不论其属于何种派别,具有何种信仰,都应立即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卵翼下的北京政府①。这条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只求反北京军阀政府之“同”,而存各自派别、信仰之“异”。之后,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国家主义派却攻击这是“阶级妥协”。周恩来批驳他们说:现在“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合作”,是为进行“国民革命”,走完这第一步,将来共产党还要走第二步——“打破私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指明了国共合作的“同”和“异”。1926年底,周恩来在《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一文中指出:“国民革命原是中国各被压迫阶级共同的出路”;而“各阶级却有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更有各自所欲获得的利益”②。在这里,周恩来用阶级的观点分析了结成统一战线的各阶级的“同”和“异”。

       1945年党的“七大”,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系统地阐述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他在报告中指出,要懂得统一战线的“统一性和区别性”。“右的观点就是不主张区别。抗战的武汉时期,有人主张(作者按,指王明)我们是‘求同而非异’,就是说只有同而没有异,这是不知道我们无产阶级和别的阶级不同。”“那就是和人家混合在一块”。“‘左’的观点是天天讲区别,不去和人家共同行动”③,把“整个队伍推出去”,把自己孤立起来。周恩来在这里强调的“统一性和区别性”的辩证统一,不能“只有同而没有异”,是他第一次对统一战线“求同存异”思想的理论概括。

       建国初期,周恩来又指出:“每个党派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代表着各自方面的群众。有人要求各民主党派都和共产党一样,如果都一样了,则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又何必联合呢?正因为有所不同,才需要联合。”“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为了广泛联合就不讲原则,凡是要求我们承认的我们就承认,那又会涣散了统一战线。”④他还进一步阐明:“团结是在矛盾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统一矛盾并不妨碍个性的发展。”⑤在这里,周恩来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告诉我们,在事物的统一体内,“同”和“异”不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互补的,同是基本的,异又不妨碍同,而且在同能够更好发展的情况下,二者都是必须的。但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是而且只能是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方针。周恩来把这个方针贯彻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始终,不仅求大同存小异,甚或为了大同也存大异。

       求大同存大异,不卑不亢,共御强敌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胜利,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蒋介石集团也成了我们的盟友。蒋介石参加抗战,有革命性、进步性的一面,但他的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没有变。我们的总政策是又联合又斗争,即对其能抗日的一面是加以联合,对其反共反人民的一面是加以孤立和斗争;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周恩来受党中央的委派,深入龙潭虎穴之中,用大量的精力,最多的时间在重庆和蒋介石集团打交道,在求大同存大异中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里,不卑就是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独立自主,交往中维护尊严,临危不惧;不亢就是在政治上坚持团结合作,交往中以礼相待,仁至义尽。尤其是在国民党当局制造反共磨擦,策划反共阴谋的时候,周恩来立场坚定、从容沉着、机智灵活地处理着各种复杂事态,更能显示他的这种气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