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曾经指出俄国是介于西方文明国家与东方各国之间的国家,它可能、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列宁选集》第4卷第690页)提出“应该研究俄国革命的特殊条件及其发展的特殊道路”,(《列宁选集》第3卷第642页)并且预言东方国家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列宁选集》第4卷第692页)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证实了列宁的预见。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想,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特殊的社会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回答了在当代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剧烈变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一)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提出了这样重大的理论问题让人们思考和回答: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近代为什么未能如西方国家那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东方社会的发展是否必然遵循“西方化”的模式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它们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实现现代化?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即东方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发展道路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根本不同的。 韦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和“理性化道路”;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只有在“新教伦理”和“西方文明”中才“发展了资本主义”;(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5、141、4、10页)而东方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伦理(儒教、道教、印度教和佛教)抑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产生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韦伯的观点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奠定了基础。西方学者认为:“工业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模式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同义词”(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第29页);“‘西方化’和现代化事实上是不能区别的”;(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第125页)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世界上一切国家都将遵循的唯一发展模式。显然,这种理论是不可能客观地、科学地反映现代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的。 (二)马克思晚年深入地研究了东方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问题,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化”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深刻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道路。1881年马克思向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生产发展的孕育期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1页)这段话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东方国家不必亦步亦趋地走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马克思晚年明确地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变成一切民族“都注定要走”(同上书,第130页)的道路,而且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同上书,第430页)认为俄国和东方国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时是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同上书,第451页)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马克思论述的是一条与“西方化”不同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并把它转化为革命的实践。他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和俄国孟什维克关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还没有从资本主义学校“毕业”、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选集》第4卷第336页)列宁提出了一个对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呢?”(同上书,第691页)列宁还制定了“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建设计划和“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同上书,第399页)的现代化纲领。列宁的这些思想后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1937年毛泽东对美国作家尼姆·韦尔斯说:“中国具有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和尼姆·韦尔斯的谈话》,载于《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第145-150页)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革命实践,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我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的构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