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周期率”,要靠民主,更要靠法治

——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作翔 肖周录 西北政法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法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历史周期率”是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历史现象的描述和概括。其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历史发展中的周期率”。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历史上大凡一个阶级、一个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或政权创建初期,尚能保持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廉洁奉公等精神;但当政权稍加稳固或历时较久,便产生懈怠,内部争斗分化、腐败,导致政权覆灭;而下一个政权又循环往复。

      

       一、问题的提出

       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毛问黄对延安的访问观感,黄炎培感慨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①

       今天,距这次谈话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跳出这历史的“周期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艰难的政治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曲折的历史和惨痛的经验教训。今天,当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社会现实,回顾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和实践,重新从理论上来思考这一困惑过多少英才的历史现象时,不能不感到它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重大问题。资深党史专家薄一波同志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40多年过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开拓‘民主新路’,打破这‘周期率’,不可能一次完成,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但今天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跳出这‘周期率’,就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认为也不要去说这个话。任务尚未完成,全党仍须努力!”②以上就是启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缘由。

      

       二、毛泽东的民主观和民主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周期率”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一切旧的政权(即代表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政权)难以跳出的“怪圈”。那么,对于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来讲,如何防止和克服人民政权建立之后的“权力性腐败”,如何跳出这为历史上旧的阶级、政党、政权难以逃避的“周期率”,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后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1949年3月毛主席前往北平时,并非戏言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同志也意味深刻地讲:“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语重心长地接道:“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③这番意令人难忘的谈话,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希望和思虑。

       半个世纪以来,毛泽东同志本人的民主思想对中国民主实践烙印深刻。④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为跳出“周期率”而所作的理论探索及其政治实践,不能不首先和着重从毛泽东入手。

       (一)毛泽东的民主观和民主实践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半个世纪以前就明确提出用“民主”来打破这历史“周期率”的新路。纵观毛泽东同志一生的“民主”思想,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贯穿于其思想的始终,这就是“人民”二字。从他早年的“民本”思想,到他晚年的“群治”思想等,“人民”是他一生全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他的民主观的核心内容⑤。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力量。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有一句经典式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⑥在他看来,人民是所有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唯一力量,也是打破千百年来历代封建王朝包括某些革命政权由兴盛转向腐败以至消亡的这种“周期率”现象的根本途径。其理由是:1.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2.在人民政权建立之后,人民是政权的主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力量,因而也是反腐败最坚决、最坚定的力量;3.反腐败斗争也象革命斗争一样,需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而这种声势的形成,离开动员人民,是无法实现的;4.实行民主监督也要依靠人民。“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对权力腐败现象,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其政治(民主)实践中不断从制度上探索和提出人民行使权力以及实行人民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使人民代表和各界代表人士直接参政议政,开通民主渠道,力求扩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在党内建立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即坚持集体领导,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3.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长期共存。他曾提到:“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⑦;4.提倡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以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5.重视人民通信,建立信访工作制度,倾听群众的呼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