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刘少奇过渡时期理论之异同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玉贵 苏州大学历史系

原文出处:
湖南党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时期理论的提出,凝聚着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集体智慧。客观地分析毛泽东、刘少奇在过渡时期理论问题上的分歧与一致,对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和科学地评价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在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前,由于分工,刘少奇较少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刘少奇负责准备七届二中全会的文件。于是,他开始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现状作深入的调查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刘少奇的看法与毛泽东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刘少奇较多地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必须以工业化的实现为前提条件。1948年9月,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由于中国的工业生产“顶多占国民经济的10~20%”,因此,“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是要下得的”。①1919年5月2日、10日,他分别在教育座谈会和冀东区党委扩大会上强调:只有搞到工业生产过剩的时候,那时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用完了,那时我们就限制让其过渡到社会主义。6月,他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一文中指出:“只有在经过长期积累资金、建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之后,在各方面有了准备之后,才能向城市资产阶级举行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进攻,把私人大企业及一部分中等企业归国家经营。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才能在乡村中向富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进攻,实行农业集体化。”②他认为,只有在工业化过程结束以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1年5月13日,他在同参加全国政协民主人士学习座谈会的成员进行谈话时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至少需要10年20年以后。”“如果目前即采取社会主义的步骤,对人民是无益的。伤害私人工业生产的积极性,无疑是破坏着目前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为此,他提出了“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口号。③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1948年9月8日,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时说:“我们反对农业社会主义,所指的是脱离工业的,只要农业来搞社会主义。”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有些人要过早地消灭资本主义的“左”倾错误,明确指出:“只有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才可以“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51年下半年起,毛泽东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他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手工业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在总路线的提出过程中,毛泽东又把“国家的工业化”改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国家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2、在过渡时期的起点问题上,究竟是革命一胜利就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先进行一段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条件论一脉相承,刘少奇强调先工业化,后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实现后,一举实现革命性质的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直到1952年10月,他在访苏时给斯大林的信中仍坚持:10年之后,把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实现社会主义改造。⑤

       毛泽东在考虑这一问题时开始也认为:20年后,我们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看其情况即转入社会主义。但从1952年9月起,毛泽东则着重强调:是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⑥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方法上。刘少奇虽然也提出过“和平转变”、“逐步过渡”、“不流血转变”等主张,如1949年4月,他在天津同工商业者座谈时说:“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经过革命……但是将来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和平地走去,不必经过流血革命。”⑦但他更多的是强调了“直接过渡”的可能性和采取剥夺手段。1949年4、5月间,他在天津蹲点时说:到社会主义的时候,由国家下个命令,资本家将企业交给国家或国家加以收买,就可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1年6、7月间,他进一步指出:取消私有只能采取革命剥夺的手段,不能采取逐步动摇的改良主义办法。将来搞社会主义,在城市20个人以上的工厂,都采取剥夺的手段。在农村搞集体农场是一片一片搞。不是逐渐的,而是用一二年时间来一个运动就解决问题。他说:“逐步地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把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作为新因素,去‘战胜农民的自发因素’。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⑧

       毛泽东则更多的是强调“和平转变”,“逐步过渡”。1950年6月他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闭幕词中提出,要使我们国家“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⑨1953年2月27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了他在湖北孝感等地观察时,用扳指头的办法解释“逐步过渡”的思想。他说:比如过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在10到1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水到渠成,防止急躁冒进。毛泽东后来还把和平转变的做法当作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认为“出了这么一点钱,就赎买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一政策是“正确的”。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