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体会

作 者:
叶滨 

作者简介:
叶滨 新疆医学院

原文出处:
实事求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论述,十分丰富,贯穿在《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一解决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工作。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把经济建设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抓好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发展,努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尽快使他们富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政策,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早在5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改革是需要的,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不消灭贫困,就不能消灭落后”。(《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64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例如,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包干定额补贴政策;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实行优惠等,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0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73亿元,比1952年增长9.8倍。过去基本上没有现代化工业的大多数民族地区,现在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许多国家重点项目在内的工业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尽快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

       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在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页)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是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并在全国办起了一大批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的大专院校,包括12所民族大学(院),一些重点大学开办了民族班,还兴建了一批民族干部学校和职业学校。据统计:1990年民族自治地方有普通高校105所,在校生13.55万人;普通中学11625所,在校生584.39万人;小学117717所,在校生1852.9万人。我区在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上也有较快地发展:1991年全疆有高等学校2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7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5%;中等专业学校112所;普通中学1958所;小学7247所;职工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我党从中国的民族特点出发,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小平指出:“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上书第339页)并提出,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我国已先后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并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建立了1700多个民族乡,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在建国初期就指出:“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并要求“先办一些训练班,着重宣传民族政策。”(《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68页),使他们在得到深造和训练的同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各类专业技术,并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因素。”“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同上书第209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一支近160万人的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事业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比建国初期增加了近40倍。1992年我区有各类干部55.2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5.8万多人;在全区干部中,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3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7.21%。全国56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干部,全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主要领导人都由实行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实践的伟大成就。

      

       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坚持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和表现在民族问题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致力于祖国统一。早在1950年,他就强调指出:“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民族主义。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汉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同上书,第163页)面对极少数在国外敌对势力支持下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民族问题进行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以及国外一些人借用“人权”攻击我们民族政策的行径,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2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