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农业现代化任务 早在1949年12月,周恩来在分析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时就率先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他说:“必须把城市工业组织起来发挥领导作用,才能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 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里,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并列,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的任务。 60年代初,在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周恩来指出,在我国农业没有过关的条件下工业不能超前发展,他明确地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位,他认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他批评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模式的重工轻农观点。斯大林曾强调,工业产值高就是工业国,农业产值高就是农业国,工业农业产值差不多就是工业农业国。周恩来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特别重要的是,周恩来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回答了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1961年3月20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从各方面支援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1963年8月9日,他同来华访问的索马里总理舍马克谈话时说:为了发展农业,我们现在提出要实行“四化”:(1)机械化,包括耕种、收获、排灌、运输和加工。美国差不多在近40年才在这方面实现了机械化。所以这需要的时间很长;(2)化肥化,现在我们主要靠人畜粪肥、绿肥和河泥,但这些都不够;(3)水利化,我们有1.3亿公顷耕地,其中只有一半是有灌溉的,另一半是靠天收;(4)电气化,水利化、机械化都必须靠电力。现在我们农村许多地方都没有电力。为了使农业现代化,我们必须实行这“四化”。 为什么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构成部分,并放在四个现代化中的第一位,这是由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周恩来在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了农业是基础的思想,而且善于结合不同时期的特定条件,不断深化和拓宽对农业是基础的认识,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周恩来关于农业是基础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 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工业人口和其他城市人口所需要的粮食、油类和其它副食品都依靠农业。没有饭吃,其它一切就都没有办法。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商品粮,不仅关系到城市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直接影响到工业和其它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 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它事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从农业中抽出更多的劳动力输送到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才能扩大工业的发展规模。 (3)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棉花,纱锭就得停转。农业能够为工业提供多少原料,决定着工业的发展规模。 (4) 许多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是农村,只有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他们对工业品的需要,才能促进工业的发展。 (5) 中国土地辽阔,工业发展要看农业能够为工业提供多大的运输力。 (6) 农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巩固国家财政的基础。我国的财政收入有一部分直接来自农村负担,有一部分城市负担,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还是要转嫁到农民身上。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积累,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7) 农业的稳定与发展是搞活流通的基础。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就要求出售农产品换回工业品,城乡交流,呆货就少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和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势必会刺激市场的活跃”。 (8) 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工业所需要进口的机器大部分需要用出口农产品去交换。”发展农业、增加农产品出口,是我们发展中外经济交流,引进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的重要手段。 对国外经验教训的分析 周恩来对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不同道路、不同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他多次谈到美国农业的发展道路。1962年4月28日,他说:美国的农业过了关,它是先解决农业问题再解决工业问题的。林肯领导的南北解放战争以后,从1860年到1910年,美国用了50年的时间解决农业问题,然后用50年解决工业问题。在第一个50年里已经解决了农业的半机械化问题,平均每人达到1000公斤粮食,到第二个50年实现了农业的完全机械化和化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