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12-0056-08 马克思在考察社会时,总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这个有机整体都是由一定要素组合而成的,这些构成要素不是机械地或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也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遵循一定规则组合起来,以维系社会有机体的相对稳定性。“任何机体的有差别的方面,都处于由机体的本性所产生的必然的联系之中”。[1](P15)对此,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2](P185)当然,在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众多结构要素中,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是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二分法分层次和系统来揭示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认为这是社会有机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时,一方面采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更替的最基本的动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社会“活的机体”的内部系统,即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分析,考察了社会有机体保持稳定和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这就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社会有机体结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经典论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3](P663-664)根据毛泽东这一论述,社会有机体基本结构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构成,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有机系统,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由此构成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其基础是经济要素。但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社会要发展进步,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形态的变革,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也就是说,只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建立了新的社会有机体,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文化才有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毛泽东在考察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时,其方法并不是先从经济这一基础要素开始的,而是从政治要素展开分析的。 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革命的核心是夺取国家政权,但其最终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通过政治革命变革社会形态,建立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发展从根本上讲是由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的,但由于政治的核心国家政权产生后日益与社会相脱离,成为控制社会的一种独立力量,所以政治在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为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反复强调无产阶级应以政治革命为经济革命的先导,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P52)据此,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要走上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对此,一方面,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通过建立根据地和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道路,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内部衰败化与半边缘化,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高度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真正地纳入了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中。另一方面,毛泽东又从理论上对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目的进行了阐释,认为近代中国革命不是出发点,更不是归宿,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也就是说政治革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条件,经济发展才是政治革命的目的。因此,“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5](P108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6](P1) 其次,政治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一旦新的社会建立起来就要为扫除各种先前的旧经济因素提供政治保证,从而使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否则,国家政权会因经济发展的落后或危机而最终崩溃。恩格斯指出:“政治权力在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可以朝两个方向起作用。或者它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加快速度。或者它违反经济发展而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除去少数例外,它照例总是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陷于崩溃”。[7](P190)所以,新的更高级的社会有机体建立后,要努力使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明确写道:“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5](P1081)因此,“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P1437)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认为,其“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6](P207)事实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我们的政权的建立还不过短短几年,人们可以看到,不论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6](P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