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其理论价值、科学方法和批判精神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就像达尔义的《进化论》发现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学习《资本论》,不仅可以提升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为更好地做好审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审计人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抽象思维。它是利用概念,采取判断、推理的基本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来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马克思首先抽象出“商品”这个概念,并把它作为整个《资本论》逻辑体系的起点。他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即商品的二重性开始,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轴心,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马克思认为,要建立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这个有机整体的逻辑体系,就必须把这个有机整体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概念、范畴及其隶属方式,将它们置于恰当的逻辑结构之中。 《资本论》的逻辑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按照“商品→货币→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逻辑顺序,再现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中,商品、货币、资本这三个主要范畴,基本上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从简单到复杂而安排的。这三个基本范畴实际上也表现了三种学说的理论顺序,即:叙述和论证与商品这一范畴相适应的劳动价值论:然后过渡到货币学说,从理论上阐明从商品到货币的必然转化;进而在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作为整个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剩余价值论。 对于现代审计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查账本、翻凭证”,更要求审计人员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运用逻辑思维,熟练掌握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开展情况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常常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归类、综合、分析和复核,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发现这些资料在逻辑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而科学推断出产生这些非正常现象的原因。在这方面,《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审计人员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大量运用形象思维的论述方法,例如在谈到货币危机时,马克思写道:“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像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在危机时期,商品和它的价值形态(货币)之间的对立发展成绝对矛盾。”又如,在讲到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时,马克思形象地写道:“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社会的那些观点、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态,对于审计人员,形象思维能力也很重要。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常常需要凭借在实践中反复积累的经验,将抽象的经济关系和枯燥的审计数据形象化、立体化、图形化。《资本论》中,形象思维随处可见,为审计研究提供了借鉴。 学习《资本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审计人员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在已经阐明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如何带来剩余价值、资本家怎样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体系,其中心是阐明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以及怎样产生的。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正是从这个基石出发,《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趋势和它的运动规律,并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和科学预见。 《资本论》的巨大理论贡献,表现在它运用了大量的科学方法。比如,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从已有观念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实际生活中第一手材料,来揭示经济运动客观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复杂到简单,又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逻辑推理方法;逻辑与历史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方法;大量应用数学公式、数学统计数据来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的方法,等等。 审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看审计人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先进的科学方法。《资本论》中的科学理论体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审计人员来说是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