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政策绩效审计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星伶,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

原文出处:
西部财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开展政策绩效审计的背景

      政府政策是政府为了增进社会整体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实现既定政策目标,制定并有计划地运用相关政策工具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地方政府需要在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中央总体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制定推动本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了对政策执行、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政策制定和实施系统在执行中改进、在实施中提高的目的,实施政策绩效审计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路径。

      二、开展政策绩效审计的意义

      (一)政策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使命要求

      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机关系统中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其价值取向就是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切实有效履行,对受托责任人的责任履行过程进行监督。政策绩效审计是专门对政策制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兼顾“问责”和“问效”。通过法定手段获取必要的相关资料、专业审计人员的分析判断和基于政府内部畅通的反馈机制,对政策的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以及责任人进行全方位进行监督,发现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内在需求,从宏观角度提出完善建议,有效地防止权力腐化。

      (二)政策绩效审计是保障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

      现代国家审计的目标之一是为宏观管理服务,国家审计的职能决定审计可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政策效益的监督者。政策绩效审计可以对宏观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后评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并对宏观经济管理及时提供预警信息。相关审计结果可以直观反映政策执行是否在对政策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做出,执行是否有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情况,以及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原因等,使得政策的执行者对政策本身、对整体社会环境与政治系统的影响得到较为完整与理性的认识,同时建立对等的权责关系,强化政策执行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其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整体上使政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政策绩效审计是检验政策质量的有效方法

      政策的制定往往带有超前性,是政策制定者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而做出的。为了让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有必要在政策执行后根据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该政策是延续、修正还是终结,同时这种政策评估也为重新确立政策目标、制定新政策提供必要的前提。政策绩效审计通过运用成本利益分析法和成本效能分析法,对政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进行阐述,确认政策的特点、优点与缺陷,避免对政策质量的主观臆断,从而帮助政府决策层对政策作出必要的处置。

      三、政策绩效审计的特点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其《审计准则》中指出,绩效审计可以对政策设计、执行等相应行为进行检查,评估这些政策的结果,并且可能还会对决策所依赖的信息的充分性进行检查。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以促进政策的落实和对政策的改进完善为目标,对政策绩效责任履行情况作出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时效性。在第一时间跟进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政策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边审计、边整改、边完善,在过程中发现,在过程中纠正,在过程中完善,使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持续性。事前介入、始终督查,渗透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各个环节,通过对政策的过程式审计,在促使政策持续完善的基础上,审计目标层层递进,促进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政策绩效审计的效应持续体现。

      针对性。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关注、突出重点,在项目的选择上,注意针对经济形势变化的趋势、针对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矛盾漏洞较大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确立政策绩效审计项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

      促进性。在迅速揭露和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内外部、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极其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从源头上根本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大提升。

      四、政策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是绩效监督成果的体现,建立完善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利用适当的审计评价指标来分析和说明情况,是开展绩效审计项目的重要手段。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以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综合效益为标志,因此政策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不仅要反映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和反映社会效益;围绕政策的制定、执行、结果各个阶段,需要做到强制性标准和参考标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相结合。因此,在建立和使用评价标准时应当满足如下原则:

      一是客观公正原则。所采用的资料、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建立在对政策及其相关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核实的基础上,准确反映审计项目的需求,揭示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效益情况。

      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在设立评价标准时要考虑审计成本与效益,选取指标时要考虑其成本与收益,若取得成本大于收益可以考虑是否有合适的替代指标。特别是在政策绩效审计开展的初始阶段,缺乏大量的系统性的数据和经验,要根据项目的目标建立适宜的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