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论的理论根源及其现代审美转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楚小庆(1975-),男,汉族,山东聊城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江苏 南京 210018,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05,《艺术百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论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委员,江苏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第六期“五个一批”人才,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研究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科技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原文出处:
艺术百家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促发于外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刺激与借鉴。王国维现代“境界”论的出现,就是这两者共同激荡、融合在王国维的人生境遇之中从而促发生成的。本文追溯了“境界”论在中国固有典籍中原初生发的基本文化内涵,梳理了外来佛学文化影响及其流变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王国维在中西视野下创造性地实现“境界”论的现代审美转换的逻辑过程进行了阐述,这些都促使“境界”理论成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中重要的审美范畴。同时,这些也展示了王国维美学理论研究中所涵盖的方法论启示。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境界”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观念,在现代发展成为了“中国现代美学、文艺理论以至哲学所关注的重要的问题”①。因此,对“境界”说加以学理性的探究与生发,尤其是重点厘清“境界”理论的文化发端,以及其在佛学中的意义本体与思想流变,变得非常必要。由此,进而探究到王国维将传统的“境界”论和审美在“人生”中相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境界”理论的现代审美转换。正是基于上述这些对“境界”论说的脉络化展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给予某种新的阐释,以及提供其他探索的可能。

      一、“境界”说的文化发端

      “境”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疆也,从土竟聲,经典通用竟,居领切”;“界”解释为“境也,从田介聲,古拜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境”的使用出现最早见于《商君书·垦令》:“王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这里的“境”系指疆界、疆域。类似的用法如《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以及《战国策·秦策》:“楚使者景鲤在秦,从秦王与魏王遇于境。”《吕氏春秋·赞能》中的“至齐境”。同时,“境”也指某种心理状态,如《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郭向《庄子注·注序》:“至人极乎无亲,孝慈终乎兼志,礼乐复乎己能,忠信发乎天光。用其光则普其自成。是以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源深流长也。”此处的“玄冥之境”,描写的就是得道之后的“恶乎待”的自由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故无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于天下也”,未尝有对于天下,就是破除了主体与天地万物的相对而立,万物不再是有待认识的对象,由此进达“玄同彼我,泯然与天下一”的精神自由状态。“若各据其性兮,物冥其极,故形大未为有余,形小未位不足”。由此,唐君毅曾有言:“此境界译名,出自庄子之言境。”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界”的出现也比较早,《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此处的“界”系指边境,边界。类似用法如《韩非子·五蠹》中的“去门十里以为界”,《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国策·燕策》中的“至燕南界”,《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迎公子于界”,颜师古注《急就篇·顷町界亩》:“田边谓之界。”同时,也有指界限、范围,如《荀子·正议》中的“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礼论》中的“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后汉书·马融传》中的“奢俭之中,以礼为界”,等等。

      作为复合词“境界”两字的连用,见之于《诗·大雅·汉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郑玄作笺曰:“其正境界,修其分理。”又有刘向《新序·杂文》中云:“守封疆,谨境界。”意指空间地域,亦是疆界之范围。类似的用法如《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班昭的《东征赋》云:“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之后“境界”本义由空间范畴转向了体现时间意义之内涵,主要在《说文·田部》中云:“界,竟也。”段玉裁注为:“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界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此时的“境界”之空间与时间意蕴也为其以后的内涵延伸奠定了基础。另外,还指“境况、情景”之解,主要是出现在较晚的诗文作品中,如陆游《怀昔》诗云:“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縈帘一缕香。”刘献廷《广阳杂记》云:“梦寐中所见境界,无非北方幼时熟游之地。”以上所述均可以概括为对“境界”说理论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之文化发端所作梳理的具体情况。

      二、“境界”在佛教中的意义所指及思想流变

      “境界”作为佛教术语,多用以指称主客体相触、相接、相融之境域,即心灵活动的范围。在《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疏》中记载到:“色等五境,为境胜,是境界故;眼等五根,各为境胜,有境界故。”又,“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可见,佛家所谓的“境”、“境界”是以虚幻为特征的、意中之境域,即在主体心灵中所构成的精神世界。天台宗智说:“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这也就是说,境即智之境,智即境之智,境与智无二别,方成境界。在瑜伽行派看来,应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识有境无”,《唯识二十论》中说:“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在此处阐明了“境”的“有”是一种“世俗有”,以及指出了“境”又是“依内识而立”的,在“境”中,“内识无非”,本体之“识”与表象之“境”融为了一体。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境”条:“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以及“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②“境”由“识”变,故“境”“识”一体,境中有识,识现为境,而识境一体即为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境界”一词出现在佛家文化中,是因为佛家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也就是我们说的六个认事器官。“六根”的对象叫做“六尘”。“六根”属于心,“六尘”属于境。境有分界,比如佛教讲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它有这样的分界,所以叫做“境界”。后来就专以心之所对和心之所攀缘游旅者为境界,就是把心之所见和心之所游的这个场所,叫做境界。境界也就是人所“见到”的世界。世界只有一个,但人所见到的世界并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世界向每一个人展现出来的面目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以为大家看见的世界都是一个样的,也就是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的世界就是属于这个人专有的境界。人们所享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的“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每个人的境界。正如张文勋所言及的那样,“境界的形成又离不开这主观的条件,即由五官功能的能动反映,把客观‘五境’反映到头脑中,才能成为境界”。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