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黄齐话人称代词的格范畴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韦景云(1967-),男(壮族),广西武鸣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壮语黄齐话通过词根的辅音、元音、声调等屈折手段将人称代词分为“本格”和“变格”,分别表现为“话题”与“非话题”的语法特征。黄齐话人称代词的格范畴可能是自身机制独自发展的结果。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字号:

      在学界看来,汉藏语系语言中存在格范畴的,大都是藏缅语族语言,例如白语、纳西语、哈尼语、基诺语、巴语及洛巴语等语言的人称代词均有格的变化(这方面有不少的科研成果问世),汉语、壮侗语等其他语言则没有这种可能。王力先生甚至认为:“毫无分别的两种人称代词在一种语言中(口语中)同时存在,并且经常同时出现那是不可想象的。”[1]汉语、壮侗语人称代词是否有格范畴存在,尚未引起学界更多的讨论。壮语虽然属于缺少屈折形式或形态改变的孤立型语言,但壮语黄齐话人称代词可以通过辅音、元音、声调等屈折手段表示格的语法意义,这一独特现象应值得关注。黄齐话是广西武鸣县陆斡镇燕齐村壮族村民所说壮话,属于壮语北部方言邕北土语武鸣次土语的西北片区,包括五个壮族村庄,人口大约2500人。基于对壮语人称代词类型学特征的再认识,本文主要介绍壮语黄齐话人称代词的格范畴形式,描写分析格范畴的语法功能,并就格范畴与其他语言的关系做初步的讨论。

      一、人称代词格范畴的形式

      在介绍壮语黄齐话人称代词格范畴形式前,先了解一下壮语其他方言土语人称代词的大致分布,如下页表1。[2]

      

      黄齐话人称代词不仅具有壮语上述共性特征,还具有格范畴的个性化特征。其人称代词格范畴形式如下页表2所示。[3]

      

      

      表2显示,黄齐话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尤其是单数形式)。这样的格变化并非临时变异、变音,而且不分长幼,普遍存在于该片区壮语中。格范畴是指人称代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角色的时候,它的语音形式发生一定的屈折变化。[4]从演变情形看,黄齐话人称代词的格范畴与“数”关系密切,变格形式在人称代词单数和第二人称复数上表现最为突出,其屈折变化如下:

      

      这两组人称代词的变化:复合元音韵母/ou/中的元音/o/被强化,与尾音/u/合二为一,同时声调由第一调(24)变成了第三调(55)。事实上,壮语方言土语第一人称单数读/ku/音、第二人称复数读/su/或/θu/的不在少数,如右江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邕南土语和砚广土语等。此外,同属于台语支的泰语、傣语和布依语等,第二人称代词复数“你们”也都读为/u/。这说明韵母/ou/与/u/在壮语各地方言间的对应是明显的。同时也表明这组人称代词韵母的变化并不唐突。

      3.辅音和声调的屈折:第三人称单数

      这组人称代词的变化:韵母不变,辅音声母和声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声母由塞音/t/弱化后移为声门喉擦音/h/,声调也由第一调(24)变读为第三调(55)。壮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单数一般读为/te/或/ti/音,如右江土语、桂北土语、邕南土语等,而黄齐话第三人称代词单数除了/te/音,还有/he/音,这在武鸣壮语中也极为普遍。从第三人称单数汉语官话读/th/与粤语、客家话读/k’/的对应关系,也不难理解黄齐话的辅音演变。

      显然,黄齐话人称代词格范畴有两套,变化特点有二:一是韵母单元音化、高化,如韵母均由“本格”复合韵母变为单音韵化;二是声调音值高平化、中平化,均在各自的奇数调和偶数调内变化,分别是奇数调(24)→(55)和偶数调(31)→(33)。人称代词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的同时,作为补偿手段,声调音值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人称代词格范畴的原始形式称为“本格”,发生屈折变化的形式称为“变格”,而变格是本格屈折变化的结果,即变格是本格的“变体”。

      二、人称代词格范畴的语法功能

      人称代词所指的对象一般都是具体的,可以是发话者、受话者,也可以是这两者之外的第三者,有指称作用,有特指功能,也有泛指功能。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稳固性较强。壮语黄齐话人称代词格范畴的语法功能,除了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的“本格”外,还有专门用作宾语、定语的“变格”,并分别表现为“话题”与“非话题”的语义特征,而“变格”的“非话题”特征更具优先顺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