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3)08-0055-11 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自改革开放至今已超过三十年,关于其系统性研究也已经历了整整10年①。然而,在2011年我国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文化产业学术发展的理论创新却并不显著。理论研究已经不能吸引实践者的关注,成为人们质疑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入了一个“学术疲劳期”②?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如何更好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更好地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对于理论的需求,从而永葆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之树常青?这也许是这一命题的价值:审视与反思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学术疲劳”主要表现为:成果发布速度(包括数量、质量两方面)放缓,理论创新性差,学科体系建构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学术界集体性“激情”衰退等。过去的十年,既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产生和发挥重大影响的十年。甚至可以说,没有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狂飙突进式启蒙运动,就没有今天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仅从文献数量来看,2000年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文献从1999年的71篇上升为238篇,增幅为235.21%。以2000年为分界点,研究成果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成的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爆发式增长的巨大动能。2000年至2011年间,除2007年增幅为-4.60%、2008年增幅为5.85%外③,增幅最高达到84.94%(2003年),最低为10.68%(2002年),平均增速为54.53%。而2003年恰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对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的社会需求直接导致了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生产。然而,2012年增幅由2011年14.90%的增幅下降为-2.02%。虽然这一数据并不一定说明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数量的绝对减少④,但至少可以反映出一种社会知识生产层面关注变化的基本趋势。
图1 文化产业文献量趋势图⑤ 学术研究数量的起伏变化虽是一种反映和表现学术研究态势的现象,但却受一些内在原因和深层趋势的影响。“学术疲劳”作为一种对学术运动规律现象的基本概括,在当下是否成立?因何原因?有何影响?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 熊彼特将理论建构程序分为洞察阶段、概念阶段及模型建构阶段,认为所谓概念化,就是“把想象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以准确的概念来加以固定,给它们一定的标志或名称以便于识别,同时(有定理或命题)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⑥,概念化是一个事实猎取、内容概念化二者不断相互修正、彼此深化的过程。在这里,概念的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概念的理论化和规范化是科学的学术研究最重要的过程。没有概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就没有一个理论的科学建构、学科体系的创建以及学术的发展和深入。从这个意义来看,通过对文化产业概念体系应用变化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状况的分析,检测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能力状态。采用理论化程度和采用频度(仅是一种关键词的提取范式)双维度,依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展开对文化产业的概念体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一问题。 文化产业的概念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学界对“文化产业”概念尚不统一,但关于文化产业的原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核心概念辨析、本质及属性界定、内部结构划分、生发因素与逻辑分析等方面。这四类研究在文化产业研究史和结构体系中依重要性和发展需要依次展开、丰富,清晰地反映出了理论化水平的层级性,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依据。 一、核心概念辨析 这里所指的核心概念辨析是指文化产业研究的一级概念——“文化产业”及其相近概念的理论辨析工作。这两类概念研究关联性较强,且常交织于一个研究之中,但只有分别考察才能在理论分析上清晰化。 这方面的研究是国内文化产业最早开始的研究领域,其动机首先来自于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生产部门经济性功能的重新赋予和实践。2000年前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新文化经济战略,加之“入世”对中国文化贸易、文化领域发展的迫切要求,都大大激发了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以及理论研究领域广泛展开的“文化产业”研究。由于各国文化产业实践中概念采用的多样性,且不同概念往往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在国内实践和研究中概念混用情况严重,因而引发了“相近概念辨析”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之间,后拓展至文化产业内部的分支概念与主概念辨析中。例如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等。“文化产业”概念研究在相近概念辨析过程中也得以深入,进一步清晰了研究对象的边界,提高了理论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客观推动了系统地绘制和建构文化产业学科概念图的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