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3)03-0113-04 新中国伊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首要问题。鉴于意识形态的相似及“苏联经验”的巨大成就,向尊为“老大哥”的苏联学习被公认为是在落后经济基础上迅速崛起的捷径。“由于我们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不能不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1]“苏联的办法”包括:“模仿苏联模式,学习苏联理论,聘请苏联专家在关键的部、企业以及军事、科学和教育机构担任顾问,派中国学生和专家去俄国,翻译出版大量的苏联教科书”[2]。新中国美学课就是在建国初期举国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 一、借鉴苏联美学课设置 参照苏联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和专业构成,教育部于1952年暑期开始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院系调整主要是“依据苏联高等学校制度,从庞杂纷乱的旧大学中取消院的一级,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系科独立建院或与原有同类学院合并集中”[3]19。教学改革同样参照“苏联经验”进行,“规定了从一年级开始采用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各校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学研究组,并学习苏联先进教学方法。”[3]19经过调整,至1953年,全国设置文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有13所,其中仅在北京大学设置了哲学专业。由于苏联美学课是在哲学专业开设的,因而这次调整也是对美学师资的重新整合。宗白华由南京大学哲学系调入,邓以蛰由清华大学哲学系调入,马采由中山大学哲学系调入,朱光潜由北京大学西语系调入[4]。院系调整后并没有开设美学课,美学师资重新整合的意义在若干年后方能显现出来。 国内密切关注苏联美学界的新动态。20世纪50年代,苏联美学界渐趋活跃,逐渐繁荣的艺术创作迫切需要建构美学理论,美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知识场域已成为共识。1956年3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全苏哲学问题协调会议,斯捷潘夫的发言指出了哲学知识分化的新动向,“当前科学知识进一步分化,出现了新的知识领域和研究项目。近年来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分化出伦理学、美学、科学共产主义、具体社会学这样一些哲学知识领域,在哲学研究所建立了相应的科研组。”[5]国内学者对“组”的概念并不陌生,它是各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照“苏联经验”而设置的基层教学单位。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56年增设“美学组”的举措立即引起了国内美学界的注意。 几个月后,新中国便成立了“美学组”,最值得注意的是“文艺报美学小组”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组”。1956初,《文艺报》组织成立“文艺报美学小组”,成员有朱光潜、宗白华、贺麟、王朝闻、蔡仪、黄药眠、张光年、刘开渠、陈涌、李长之和敏泽等。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学同仁组织,“文艺报美学小组”促进并升华了“美学大讨论”。1956年上半年,《人民日报》、《文艺报》、《哲学研究》再次批判朱光潜,这些文章与建国初《文艺报》的批判方式基本一致,采用了自我批评和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先由朱光潜撰文自我批评,然后再组稿进行批评。这是50年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典型方式。质言之,这些文章旨在清理“旧”的美学思想,而非学科本位的理论争鸣。“文艺报美学小组”成立后,在1957年的美学讨论中,就不再是一边倒地批判朱光潜,开始出现不同观点的对话与交锋。除却“双百方针”的影响,这与“文艺报美学小组”的成立密切相关。据担任小组秘书的敏泽回忆,美学小组成立后曾多次举行学术讨论,涉及美学对象、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美感的差异性等诸多问题[6]。不难看出,这些议题基本涵盖了美学讨论中的热点问题。“文艺报美学小组”的沙龙式讨论在很多美学问题上引导着报刊上的讨论,进而吸引更多关注美学问题的学者参与其中,并使之升华为学术意义上的美学大讨论。1956年末,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研室成立了“美学组”,成员有邓以蛰、宗白华、马采、王庆淑、杨辛、甘霖。美学组成立后,开始讲授美学课。尽管这时的美学课还未能系统地讲授学科知识,而且由多人讲授专题,但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当时,给我们轮流讲课的除了朱光潜教授以外,还有宗白华教授、马采教授等等。宗教授主要讲中国的传统美学,马教授主要讲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美学,朱教授则主要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美学。”[7]不同于“文艺报美学小组”的学术沙龙性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组”是正式的教学组织,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的新中国第一个美学教研室便是在美学组基础上建立的。教研室创建之初共有七人,除毕业留校的叶朗、李醒尘、阎国忠外,其他教师宗白华、杨辛、甘霖、于民均来自美学组[8]。 二、译介苏联美学教学资料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开幕词中指出,应当大量翻译苏联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材料[9]。此时译介的苏联教材偏重于理、工科课程,由于国内还未开设美学课,因而没有译介苏联美学教学资料。但苏联美学论著仍陆续引入国内,如罗森塔尔的《苏联美学问题》、铎尼克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克林列夫的《音乐美学问题》等。1955年,中、苏两国高等教育部决定建立直接联系,交换各种教学资料:“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生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教师写的讲学论文报告、刊物、直观教材、教学用的电影片或幻灯片、实验设备资料、仪器设备图样、生产实习说明等。”[10]苏联美学教学资料随之被译介到国内,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