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探索新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再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正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开始探索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问题,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并不断付诸实践。总的来看,毛泽东的有关探索,关于农村工业化问题,抓住了根本出路,但失之急于求成;关于农村集体化问题,抓住了基本特点,但失之求大求公;关于共同富裕,抓住了关键环节,但失之绝对化。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03.3;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3)02-0030-0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图景,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思想和实践至今仍未失去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在探索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走了一些弯路。对此,我们只有通过认真总结,才能使这些探索成为党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宝贵财富。

       一、关于农村工业化问题,抓住了根本出路,但失之急于求成

       毛泽东将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1],将实现农村工业化作为农村伟大光明的前途[2]。他在1954年就提出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的设想。[3]1957年,他又明确指出: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要有步骤地积极地实行农业机械化,并要求机械制造部门和农业部门尽快拟出一个适合我国条件的农业机械化方案,为推广农业机械化做好准备。[4]

       1958年11月,他在《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年)初稿的批语和修改》中写道:“我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经过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国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5]。1959年4月,他强调并要求农业机械化要“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还提出“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1](p.49)1966年2月,他在给王任重的信中设想,中国从1956年开始,用25年的时间,到1980年要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6]1966年3月12日,他致信刘少奇,提出兴办农业机械化的几个原则: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起;多产农林牧副渔等品类;与备战、备荒、为人民联系起来,国家积累不要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1](pp.427~428)

       毛泽东对农村工业化的具体设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由他主持制定、1958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决议》明确要求:1.社办工业的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生活需要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服务”。2.社办工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坚持实行手工业和机械工业相结合、土法生产和洋法生产相结合的原则,“逐步由土到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3.社办工业要“有计划地发展肥料、农药、农具和农业机械、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制糖、纺织、造纸以及采矿、冶金、电力等轻重工业生产”。[7]毛泽东设想通过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他说:“中国农村有五亿多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每年劳动而吃不饱,这是最不合理的现象。美国农业人口只占百分之十三,平均每人有二千斤粮食,我们还没有他们多,农村人口要减少怎么办?不要拥入城市,就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将来达到一半劳动力搞工业,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像个样子了”。[8]

       1966年7月17日,国家计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农业机械化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件,规定今后15年即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总设想。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5~7年为期,机耕面积由1965年的2.3亿亩扩大到4亿亩以上,灌溉面积由5亿亩扩大到8亿亩左右,基本做到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和运输的半机械化,化肥每亩耕地施用量由13.5斤增加到30斤左右;第二阶段以10年为期,到1975年,机耕面积达到8亿亩,灌溉面积达到9亿~10亿亩,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运输的机械化水平,化肥的平均每亩施用量达到50斤左右;第三阶段以15年为期,到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为落实这一部署,1966年、1971年和1978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专门设立了农业机械化部,陈正人为第一任部长。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到1976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63亿瓦特,比1965年增长6.9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7万台,增长4.5倍;排灌动力机械398.4亿瓦特,比1965年增长4.97倍;化肥施用量582.8万吨,比1965年增长2倍,平均每公顷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38.93公斤,比1965年增长1.9倍;农药生产量和进口量达43.6万吨,比1965年增长90.6%;农村用电量达到204.2亿千瓦时,比1965年增长4.5倍。[9]农田机耕面积、有效灌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到1980年,机耕面积占41.3%,机电排灌面积占56.4%[9](p.468)。农业机械化虽然从无到有,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之前设定的农业机械化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实现工业化,只有实现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这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应当说,这一认识是符合中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而农业生产方式又极端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的,也抓住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问题。但是,他认为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可以很快实现,却失之过于乐观。他没有看到在当时的中国农村,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要受诸如农民采用机器的愿望、农村的富裕程度、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科技状况等许多条件制约,这些条件在当时并不完全具备,结果导致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提不到议事日程上,也忽视了科学技术这一实际上比机器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提出公社工业化,希望通过公社和大队办工业来实现农村工业化,把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指明了道路,也为发展中国家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找到了途径,但他忽视了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条件和工业化的基本规律,使得公社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未能如愿以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