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3)02-0145-06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演讲《论持久战》,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调、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而轻视自己的力量、被动消极的负能量笼罩全国的灰暗氛围下,在事关世界大局、国际共产主义大局和中华民族发展大局的关键时刻,对关键性的时代课题作出的关键性回答和指导。《论持久战》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战略思想、哲学辩证思想,因而此前出现了较多以军事和哲学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的研究范式及文献成果。本文试图突破原有框架,运用社会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及方法论构建一个全新模式,引入“社会动员”的概念来关照和反观《论持久战》及其中蕴含的毛泽东社会建构和社会管理的雄才大略。 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多伊奇最早提出“社会动员”一词,并用之描述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的和心理的旧的束缚的瓦解以及人们渐渐适用于新方式的社会化和行为的过程”,甚至认为“现代化进程就是社会动员过程”,由此开创了从社会动员的视角来研究现代化的先例。①社会动员特别是作为其范畴之下的政治动员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亨廷顿认为,“在东方类型的革命中,政治动员是旧体制崩溃的原因。”②政治动员是社会动员的一种特殊表现,它产生于革命战争时代,是国家为了战时需要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上进行教育和鼓动,动员人民参加战争的手段。“社会动员”是本文的逻辑主线,我们引入的“社会动员”是广义“社会动员”的宏观范畴之下的,它运用传统的、狭义的、基于特定背景的“社会动员”(即政治动员)作为微观再现范本进行论证,并最终回归到广义“社会动员”逻辑框架之中。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述了只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社会动员、将人民组织起来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此文既是把民族解放事业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又是破解当时中国国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国民党专制统治所带来的思想困惑、秩序紊乱、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难题的动员书,蕴含着毛泽东社会动员的大智慧。 一般来说,社会动员具有目的性、秩序性、兴奋性等特征。据此,可以从与之相对应的目标向度、战略向度和价值向度三重向度来诠释《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的社会动员智慧。通过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领会毛泽东运用“持久战”方针指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战略意义;领会中国共产党人成功进行大规模社会动员,将松散的民众从思想到行动上全方位组织起来,翻转社会结构,进行社会重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范式。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持久战”中党和国家的执政机制及社会管理机制的重塑有现实的启发、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社会动员智慧之目标向度:动员持有目的性 社会动员是旨在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具体而言,社会动员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改变社会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形成一定的思想共识,引导、发动和组织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的活动”③。《论持久战》在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及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的历史关头呼之而出,首要的便是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做思想的导航仪和指向标,使人们认清形势,破解思想困顿,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批判性地排除“速胜论”和“亡国论”的干扰,构筑起基于共同利益的精神共同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达成思想共识,进而获得行动的一致性,这是毛泽东社会动员智慧的重要体现。 (一)《论持久战》的目的之一是立足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确立明晰的抗战政治纲领和双重政治目标,增强人们的思想共识和凝聚力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弱肉强食的生物进化逻辑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只不过是中国社会内部机能衰弱导致国力丧失的外部显现。社会学家特尔科特·帕森斯在研究社会进化与社会发展理论时运用了“结构分化”的概念。“当执政体制、机制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进而不足以维持社会的有机运转时,必然带来分化;而社会分化又必然带来各子系统之间边界关系的复杂化。正是社会分化带来的系统内部关系的紧张、不平衡和紊乱,导致了社会进化和社会变迁。”④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日本侵华构成内在的因果联系,在这内忧外患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顺理成章地被历史赋予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统一、外御日寇和内建民主政治的统一这样一个崇高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动员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⑤《论持久战》本身就与政治纲领具有同质性。“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⑥,在这点上说,战争是离不开政治的,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便离不开具有明晰的政治目标的政治动员。“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⑦ (二)《论持久战》的目的之二是分析和阐明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持久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增强人们的信心和战斗力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⑧正因为其具有决定中国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意义,国内出现了投降以求和的“亡国论”和急于求胜的“速胜论”两种论调的分野,这都是有悖于宏观、大局、长远考虑的片面的一点论。面对此种情境,毛泽东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将敌我形势进行了立体的、透彻的分析和展现,阐明了进行持久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提出了“持久战”这一既是指导思想又是具体方针的论调,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构建了人们的共识,凝聚了人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