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是指一切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或接受劳务、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提供给对方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发票造假制售方式不断更新,给审计机关查证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借助逻辑思维可以便捷高效地确认和查处假发票问题。 传统方法难辨真伪 假发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发票本身为假,属市场上倒卖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另一类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假,属伪造经济业务事实的假发票。 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假发票,传统的发票鉴别方法包括一看、二摸、三验、四查。一看发票印刷字体是否清晰、刮奖区水银覆盖是否均匀、水印是否能透光看到等。二摸发票纸张质量,假发票的纸张脆且薄,抖动时会发出很大声响。三验发票防伪标志,可利用防伪鉴别仪器(如钞票防伪仪)紫外线灯技术来查验发票的防伪标志。四查发票真伪,通过拨打全国统一税务服务热线及登陆发票所属税务网站进行对比查询。 而第二种类型的假发票,目前被公认的虚假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内容多为“办公用品”、“电脑耗材”、“会议费”等。由于此类发票本身是真的,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审计人员需要更加谨慎地运用专业判断,思路更加开阔,才能准确识别假发票业务。 用逻辑思维鉴别真假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体现了“把感性认识获取的信息抽象为概念,进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的心理活动特征。 在一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对领取财政补贴的某公司进行了延伸审计,发现多张从一科技公司开具的发票,内容五花八门,从几千元的图书、服装,到几十万元的家用电器、电脑耗材。审计人员由此产生疑问,一家小小的科技公司商品销售范围怎能如此之广?经过网上查询,发现发票均为真发票。审计人员通过职业判断确定这些发票有问题,但发票验证结果却又不支持判断,审计过程陷入困局。 面对如此困境,审计人员转换了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此科技公司经营范围真的如此之广,必然会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甚至大型仓库来存储五花八门的货物,那么被审计单位去科技公司采购的人员一定知道此公司的具体位置。审计人员叫来采购部门的经办人员,开始询问时,该人员还一口咬定采购业务都是真实的,是他亲自去采购的。但当审计人员提出要他带着去科技公司时,他开始面露难色,以各种理由来搪塞。审计人员一再坚持要去而且立即就去时,他终于承认此科技公司其实只是皮包公司,发票都是向对方买来的,实际采购业务并未发生。审计人员巧用简单的逻辑学原理,查出了该公司通过向科技公司购买“真发票”虚构采购业务、骗取财政资金补贴数十万元的问题。 在对另一公司财务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一笔大额的现金支出较为异常,现金支出凭证后附某国际大型连锁超市开具的发票,发票内容为食品,金额为20万元。采购人员会拿着20万元的现金去超市采购食品吗?审计人员通过传统的发票查验方法验证,发现上述发票竟然为真发票;但同时一个细节也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即该发票在通过互联网查验时,显示为第500次正确查询,事实上,这是审计人员刚刚刮开密码涂层的发票。 审计人员通过深入调查,终于发现了这种新型的“高仿”假发票,即以一张真发票为模板,仿制出包括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甚至发票密码都一模一样的发票,而发票的面额、内容则可由造假分子根据需求自由填制,这样的发票通过互联网验证均为真,但由于一张模板会造出多张假发票,才会出现上述刚刚刮开涂层的发票竟然已被多次查询的现象。这种假发票仿真度极高,很难识别,但审计人员正是通过简单的逻辑学原理发现了此公司以假发票虚增费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