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应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单江锋,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内部审计过程的心理分析

      内部审计实质上是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从审计主体看,审计人员不仅要检查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要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询问有关事宜,以完成自己的审计目标。从审计客体看,配合审计主体完成审计任务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沟通,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也有利于自身的提高。

      (一)审计主体

      1.职责心理。这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最主要的心理过程,审计人员是受委托人的委托负责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因此,审计人员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以实现审计目的,这是审计人员的职责所在,是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驱动力量。

      2.责任心理。内部审计人员肩负着保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的责任,在发现一些损害国家和企业利益的情况,或者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失时,审计人员有责任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处理和督促改进。这是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能力,坚守职业道德,克服审计工作种种困难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3.权威心理。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若干年的审计经验,检查过一定数量的单位,在审计方面的经验会普遍多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果运用的不当,在审计过程中过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权威心理,可能会不利于审计沟通工作。

      4.提高业务心理。通过审计过程可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因此审计人员也有通过审计提高业务的心理。对审计人员来说,每一次审计实践都是一次接触新业务,锻炼能力,增长经验,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

      5.有效沟通心理。审计需要审计双方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希望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工作,尽量避免误会和摩擦。

      6.免责心理。内部审计工作受一定规章制度的制约,如果工作出现疏忽,应该审计出的问题没有审出,或者已审出问题没有按照规定报告,给企业带来损失,内部审计人员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会注意采取相应的程序,留存有关证据,按照规定完成有关工作,尽量减少自己未来需要为某些不利后果承担责任的可能性。

      7.利益冲突心理。虽然不断地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是在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中,审计客体还是有可能影响到审计主体的相关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会面临两难的情况,严格按照审计要求处理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如果不严格处理,可能会受到处罚。

      8.认知偏见心理。在长期的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形成一种认知偏见,先入为主地认为审计客体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接受与自己原来认知相同的信息,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接受与自己原来认知相反的信息。这种认知偏见尽管对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怀疑和谨慎态度有所帮助,但是如果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审计的结果。

      (二)审计客体

      1.配合心理。无论审计客体是否存在问题,对审计持何种态度,从形式上也必须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但配合的程度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配合的出发点也可能不同。有的是出于自身的工作职责,有的是出于对审计权威的尊重,有的可能是出于对审计委托方权力的服从,当然也很可能出于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

      2.学习心理。被审计单位人员可能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希望能从审计人员那里学到比较好的经验,得到有建设性的建议,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借助心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单独靠企业内部人员推动存在一定难度。被审计单位有时可以借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提出的建议,完善业务流程,推进工作的开展。

      4.防范心理。审计客体由于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并对审计工作不够了解和信任,担心问题被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写进审计报告,从而影响到对自身工作的评价,因此会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防范。主要表现在:应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提供的不完整、不及时,该解释的情况含糊其辞,让审计人员无从下手。

      5.厌烦心理。执行审计项目的时间普遍较长,在审计期间需要检查的资料较多,审计人员也会提出很多问题,被审计单位人员一般都有日常的工作需要处理,审计人员又给其增加了许多工作,因此可能会产生厌烦心理,希望审计尽快结束,以减少其工作量。

      6.推卸心理。被审计单位人员可能会存在害怕为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负责的心理,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会尽量推卸自己的责任。不同的被审计人员由于自身所负职责不同,采取的推卸方法或有不同,没有责任的被审计人员可能会尽量避免把问题引向自己,而负有责任的被审计人员可能会把问题推给已经离职的人员。

      7.轻视心理。由于被审计单位人员对自身的业务比较熟悉,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有信心,认为审计人员不过是走马观花,在短时间内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会发现重大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8.欺骗心理。部分被审计单位明知自身存在问题,为了掩饰,往往希望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和解释蒙混过关,欺骗审计人员。或者寻找各种理由为其错误的做法进行辩解,企图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