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宝庆,浙江工商大学

原文出处:
会计之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审计的历史考证(审计从哪里来)

      关于审计起源,理论界有不同见解。从历史朝代看,有“夏商说”、“西周说”、“秦汉说”、“曹魏说”、“北宋说”等等。从本质分析,审计起源有三种,一是审计起源于会计;二是审计起源于受托经济责任;三是审计起源于民主与法制制度,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我们从“审计”行为、“审计”词语、“审计”机构等方面来考证。

      (一)“审计”行为——有实无名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要经历孕育、萌芽、雏形与成型四个阶段。在古代,多种事物的构成要素,往往共同孕育于同一母体的胚胎中,很难划分清楚,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才逐渐分离出来,从而自成一体,形成某种新事物。审计行为也不例外,经历孕育、萌芽、雏形与成型四个阶段,古代审计行为也并不是一个独立要素,孕育于监督体系之中,探讨审计行为起源,必从孕育阶段开始。

      《史记·夏本纪》记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固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汉书·司马迁传》记载:“会稽,山名,本茅山也,禹于此会诸侯之计,因名曰会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会计……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韩非子·饰邪》记载:“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夏禹时代对诸侯考核三年一次,考核内容是核算各诸侯的贡赋征收,考核方式是面对面统一考核,并且有严格的惩治方式。这些史料表明一种原始意义上的经济监督已经产生,虽然不能就此断定审计已经产生,但是已经孕育了审计要素的胚胎。

      (二)“审计”词语——有名无实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在注解《孙子兵法》时,作了一篇序文,文中提出“审计重举,明画深图”,是说《孙子兵法》一书体现了周密的思考,慎重的行动,明确而深刻地谋划的军事战略思想。“审计”的意思为周密的计划与思考。审,表示详尽、细密。计,表示计划、谋划。“审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第一次出现,与宋代“审计”及现代“审计”的含义大相径庭,无历史连续性。

      “审计”一词在唐代广泛使用,语义较宽,多指对某项事物“详细、周密、慎重谋略、计议”。《新唐书》记载,陈子昂上书曰:“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据安念危,值利思害,愿陛下审计之。”此时的“审计”并无今天“审计”之实。

      (三)“审计”机构——名副其实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为避高宗赵构名讳,改“专勾司”为“审计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六一记载最为明确:“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十一日,诏诸司专司、诸军专司,专字下犯御名同音者,改作诸军诸司审计司。”这是我国最早将审计机构正式以“审计”一词命名,南宋时诸司审计司、诸军审计司合称为审计院。“审计”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由宽用走向窄用,脱离了“审计”最初的基本含义,移植,借用当时已广泛使用的“审计”一词,赋予“审计”特定含义,专指对财经活动、岁入岁出、钱粮收支的监督。

      (四)“Audit”——洋为中用

      西方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受托责任的出现,早期的政府审计也应运而生。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奴隶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就设置一种有较强独立性的监督官:“记录监督官”和“谷物监督官”。古罗马在公元前443年,也设立监督官,与元老院和财务官共同组成古罗马国家政权的骨干。监督官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审计官。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了丰富的民主制度。当时的官吏,从当选到卸任,总共才一年多时间,却要接受上任前的资格审查、称职与否的一年10次投票、卸任时的经济责任审计。那时,这些古国的审计官员以“听证”(Audit)方式,对掌管国家财物和赋税的官吏进行审查和考核,成为具有审计性质的经济监督工作。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审计与西方古代审计均起源于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不能不说是异曲同工之妙。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演进中,审计制度却若隐若现、断断续续,既没有形成系统的审计理论,也没有形成有价值的审计制度或模式。有趣的是,自宋朝以后,“审计”一词却销声匿迹,但审计行为依然存在。“中华民国”时期,在引进西方现代审计理念与审计制度时,人们又想到了“审计”这个词汇,重新启用它,把英文“Audit”翻译成“审计”。这仿佛是“旧瓶装新酒”,因为这时的“审计”完全没有中国古代的历史涵义,而是被赋予了现代西方审计的全新内涵。实际上,今天的审计制度体系,或者称之为现代审计,完全是一个“舶来品”。

      总之,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审计,无论是古代、近代和现代,审计都应具备这样三个共同特征:一是监督检查的对象应是财政财务收支;二是以检查账目为基本手段之一;三是进行监督的机构或人员应当相对独立于财政财务管理机构。

      二、审计学科的归属问题(审计姓什么)

      对于学科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把学科解释为:“(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等。”(P1126)由此可见,学科首先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其次是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与教学组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依托于存在的相关职业。职业产生在前,学科发展在后。职业决定学科,学科促进职业发展。一般来说,存在独立的职业有可能存在尚未形成相应独立的学科:但是存在独立学科的,必然存在独立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