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民国历届中央政府与外蒙古的关系受诸种因素之影响,分分合合,跌宕起伏,但总体来说,疏离之情形乃为常态。尤其在1921年外蒙古宣布“二次独立”以后,中央政府与外蒙古的关系陷入僵化。众所周知,外蒙古的“二次独立”背后推手实际是苏联,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加之民国中央政府与苏联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矛盾,双方的外交关系一直较为紧张。这种民国与外蒙古、苏联的关系反映在国内社会舆论层面,即是对外蒙古、苏联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十分敌视,且多持批判态度。①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持续扩张,中国东北三省沦丧,苏联亦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受国际局势演变之影响,中苏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1933年中苏之复交实为这种变化的一个开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最初阶段,中国处于全面防御地位,处境十分艰难。在此困境下,中苏双方于1937年8月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尽管仅仅是一个克己的防御性条约,但条约申明了双方的友好关系,最为重要的是,重申了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地位。这一时期,传统的“友邦”如英、美等国及其操纵的“国联”并未能给予中国政府必要的支持,与此相对应的是,苏联则允诺为中国提供相应的物质援助,这更强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于是,在构筑统一的抗日民族阵线的旗帜下,外蒙古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入中国抗战成为一般国民的普遍期待。这种情形反映在此期间的国内社会舆论层面,可以观察到,有关外蒙古、苏联的主流报道和评论大多洋溢着友好的气氛。② 亦恰在前述的一种对苏联、外蒙古友好的氛围下,国内外报纸、舆论盛传外蒙古出兵加入抗战的消息。对于“外蒙古出兵论”的考察,当前学术界鲜有人关注,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个整合性的阐述,并期待通过对该事件的解读,发现“外蒙古出兵论”背后的隐喻。 一、外蒙古出兵的传说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外媒体屡屡传出外蒙古取消自治,内附祖国,并出兵参加中华民族统一抗日阵线的消息。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内抗日宣传刊物《译丛周报》实为始作俑者。1937年12月底,该报纸首先以《蒋介石公子率领外蒙军》为题,报道了外蒙古拟将出兵的消息。内中声称:“本星期内中国官方报告,蒋委员长之子,蒋经国司令已任为外蒙十万精军之总指挥。按此项军队,在其今夏由莫斯科返国后,已加以组织训练。”③ 随后不久,国民政府陆军机关报《扫荡报》于1938年1月11日报道称:“中央政府已将外蒙划为正式战事区域,一切制度,皆与中国本部其他各战事区域同。外蒙政府主席,已被任为外蒙古战事区域总司令,另有一杨将军(系指国民政府赴苏军事代表团团长杨杰将军——引者按)者,则被任为副总司令。外蒙古现既恢复为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则不久将来即可参加对日抗战。”此间,《统一评论》杂志在其“世界一周”专栏中报道称,外蒙古当局连日召集最高干部会议,业已正式决定,取消独立,重返祖国,拥护中央,参加抗战,并同时颁布全蒙总动员命令。该评论指出:“在敌人愈见深入,中苏利益愈受威胁之际,外蒙之返国参战,实有莫大影响,吾人拭目以待。”④ 当时关注国内外局势者对此类消息极为留意。一般意见以为,就所传苏联将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之主权来看,外蒙古参加对日作战,实为可能之事。由美国人主办、对中国抗日战争持同情态度的上海《密勒氏评论报》摘译英国《曼彻斯特卫报》报道称:“日本方面非常害怕苏俄怂恿外蒙古人加入中国方面作战。就法律意义上而言,外蒙仍然是一个中国的省份。这一点事实,结果可以造成个乖巧的机会,去援助中国,而苏俄方面也不必放弃它的中立地位。”⑤ 果然,几天后即传来了外蒙古军队业已占领百灵庙的消息。据《扫荡报》1938年1月14日报载:“自外蒙实行军事行动以来,日本在天津、北平之军队,分向满洲及内蒙边境调遣,据本日所接甘省兰州及晋省临汾之华方消息,外蒙军队已占领察北重镇,即内蒙德王自治政府所在地之百灵庙,据闻日方因外蒙军队已在察哈尔积极参战,已赶调援军前往,以免在绥远及晋省前线作战日军之后方,为外蒙所扰。”对于这一消息,另有报纸以《外蒙军队节节南下》为标题做了报道:“西安讯,外息,外蒙军队加紧移动,开始进攻绥远,其军事行动进展甚速,前锋部队已向百林(灵)庙挺进中,该处系德王之大本营,据闻内蒙军队有一部向德王倒戈,加入外蒙军队,合力猛攻包头,德王闻讯,急携同家眷避往长春,外蒙军队声势甚盛,闻该批劲军,系由一外蒙军事领袖名拿鲁统率。拿氏之部属军官,皆曾受苏俄军事训练云。”⑥ 对于该消息,《译丛周报》亦有报道:“外蒙大军进占百灵庙:汉口(1938年)一月十四日电,(美联社讯)中央通讯社临汾电称,据自百灵庙归来之某中国商人谈,外蒙军队一万人今已驻扎于百灵庙。”⑦由此报道的内容分析,内中强调了两点:一是对外蒙古军队的数量作了更为具体的估计,给受众的直观感觉是,显得更为真实可靠;二是,内中声称消息的来源是一个自百灵庙归来的商人,并非记者亲历。两个相对矛盾层面上的消息被整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不是报道者故意散播虚假之消息,则可能是对外蒙古出兵的愿望过于急迫了。 当时关心时局之社会精英对外蒙古出兵的可能性作了分析。有论者基于外蒙古仍属中华民国领土之不可分割一部分立论,强调外蒙古必将出兵。该论者撰文呼吁:“外蒙古是中国的版图,1924年中苏协定,苏联并特别声明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有领土有主权,现在全面抗战既已展开,外蒙古当然起来参加抗战。”⑧时人且多认为,外蒙古参战,是影响今后战事进行的重要因素,“外蒙陆军向受苏联训练,一切配备,皆与苏联陆军相似,若能参加作战,则对于苦战数月,实力减削之华军,实为最有价值之助力。”⑨在他们看来,历史上,“成吉思汗时代,铁木真、忽必烈统带游牧几十万大军到东欧,俘虏俄罗斯皇帝,到普鲁士、希腊,当时欧洲人曾敬畏为‘黄祸’”,现在,“外蒙古在全面抗战的感召下,我们相信,英勇的外蒙古战儿,一定会给以残暴的日寇以意外致命的严重打击”。⑩显然,在时人眼中,尽管自晚清以降中国政府与外蒙古的关系跌宕起伏,屡经波折,但依据既有条约,外蒙古仍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因此自有充分的理由为保护本国领土而与日本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