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的革命战争,从进行到结束乃至于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问,中共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原因当然非常复杂,甚至有偶然因素①,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这就是,农民的支持与参加是中共革命胜利的主要保证。没有这一条件,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也无从谈起。1944年,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曾感慨:“今天共产主义者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武力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追随他们。”②1970年代以后,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农民的参与是中共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③美国学者塞尔登也指出:“如果说城市各阶级的立场往往决定着其他地方革命的结果;那么,农民的支持,或者更确切地说,农民和城乡知识分子的联盟则在中国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④ 时至今日,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农民是否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而是为什么?⑤不过,曾有一些人对此的确表示难以理解。著名哲学家、乡村建设实践家梁漱溟说:中国农民散漫非常,只有个人,不成阶级。将如何期望他们革命?将如何依以为基础呢?在革命家想象他是“绝对革命”,其实他是与革命无缘的!一切劳苦群众但有工可作,有地可耕,不拘如何劳苦,均不存破坏现状之想,除非他们失业流落,或荒唐嗜赌,或少数例外者。然即至于此,仍未见得“绝对革命”。⑥即便是中国共产党,因受苏俄革命经验的影响,一直到1933年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苏区之前,大部分中共领袖认为农民不是“革命”的真材实料,搞“革命”必须依赖城市的无产阶级。他们无法想象单凭农民运动就可以达到共产革命的目标。⑦国外有的学者也有同样的怀疑,在他们看来,按照革命的一般逻辑,农民不可能成为革命的主体,“因为无论从藐视农民而瞩目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还是就人们关于中国农民心胸狭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严重、自私自利、蒙昧迷信的一般观念而言”,农民害怕革命、不敢革命,或者说“不是造成革命的材料”。⑧然而,事实上,中国农民恰恰参加了革命运动,于是他们感到特别惊奇:“中国革命的结果都太出人意料了。”⑨也正因为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才极大激发了学者们探究中共革命史的兴趣。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本文之主旨,一是梳理以往成果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理清各方论争的焦点所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意识和对话的起点;二是期望能为当今中共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土地集中、家庭贫困与农民革命 土地分配不均、家庭贫困与农民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是中国大陆学界最为传统的解释,也是传统革命史观的基本体现。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中共革命领导人就对此作过阐述。著名学者陈翰笙,是持此观点的代表性人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曾主持大量的农村社会调查,目的是论证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根本原因和中国所应走的道路。换句话说,即证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以及土地革命的必然性,为中共革命理论和革命政策提供事实依据。即便到抗日战争时期,他仍然指出:中共抗日根据地存在的基础是土地分配不均和农民贫困。华北许多游击区域,它的力量不是建筑在革命的农民身上吗?华北的自耕农,和华中华南的佃农,是一样的贫穷,一样的受压迫。所以,他们的革命情绪是没有两样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佃农和自耕农的经济地位没有多大分别。北方自耕农和南方的佃户,在经济上既是同处低落的地位,他们对于革命的要求是没有分别的。现在中国农民不论南北,多武装地加入了民族革命战争,就表现了全国农民迫切地要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痛苦。⑩总之,土地集中、农民贫困与农民革命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中共革命领导人刘少奇,从土地改革的角度作出类似的解释。1947年9月,他在中共中央全国土地会议上报告指出: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只有发动群众,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才能战胜蒋介石。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五千万人口,蒋介石管区有三万万多人口,比我们多,但蒋介石那里农民没有翻身,在反对他,在他的脚下安了“磙子”。我们这里农民翻了身,我们脚跟站得更稳了。这样,就将使我们与蒋介石的力量对比上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有一万万五千万人,群众自动参战,人力、财力、物力是无穷的。中央苏区过去只有二百多万人口,几个县的土地改革搞彻底了,支持了多年战争,抵住了蒋介石,直到现在还在那里搞。土地改革搞彻底,群众发动好,力量是无穷的。(11) 新中国成立迄今,最具统治力的意见,依然是土地分配不均和土地改革是农民支持中共革命的基本原因。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集中反映了这一观点。书中指出: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自身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祖祖辈辈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中,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坚持,谈不上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而没有土地革命,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武装斗争也会归于失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使他们迅速地分清了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积极性。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然是有弱点的,目光比较狭窄,行动比较散漫,因而有一个需要教育和改造的问题,但他们中间蕴藏着反帝反封建的巨大积极性是许多其他社会力量难以比拟的。大革命失败后,尽管民族资产阶级一度退出革命,城市小资产阶级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中国革命仍然能坚持下来并不可遏制地得到发展,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开展敌后抗战,发动和组织农民抗战,同时为了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同时也适当地保证佃权。经过减租减息,农民不仅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增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新形势,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制度改革的运动,以便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使正在胜利发展的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经过土改运动,到1948年秋,在1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以后,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他们还广泛建立与加强民兵组织,配合解放军作战,保卫解放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保证争取胜利的取之不竭的人力、物力的源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