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构

作者简介:
彭寿清(1966- ),男,四川广安人,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重庆 涪陵 408100);蔡其勇(1965- ),四川武胜人,长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基础教育研究,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苏贵民(1976- ),甘肃庄浪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庆 北碚 400715);冉隆锋(1980- ),男,重庆石柱人,土家族,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重庆 涪陵 408100),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重庆 北碚 400715),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理性取向转型为实践取向,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培养优质师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发展未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主,赋予其反思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反思,以及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关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2)07-0107-05

      修回日期:2012-05-28

      课程取向由关于课程要素的一系列信念集合而成,这些课程要素包括课程的意图(目的、目标、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1]艾斯纳等人在1974年提出将课程取向分为五类,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认知过程、社会重建相关、自我实现和作为技术的课程。每一种取向代表着一种课程设计的信念。以此观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取向基本停留在学术理性主义,强调从学术理性的逻辑出发,以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为核心,按照具体的学科来架构教师教育课程,很少或者几乎不考虑教育实践的需求与逻辑。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要求的提高,这一取向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宜性。在此背景之下,一种偏重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取向开始出现,并受到各界的注意与欢迎。本文拟对实践取向的背景、内涵以及建构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作初步阐述,以引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一、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人们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的推动者,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在批判认识历史的同时开始朝着实践取向转型,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培育质量的问题。这一选择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社会发展必然性。

      (一)学术理性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困境

      按照传统的认识论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总是高于实践。在这种认识论的指导之下,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学术理性主导,具体表现为课程由具有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来开发和实施,他们将自己认可、习惯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通过讲授等方式传递给师范生。这种“去实践”的取向导致培养出来的师资还需要在实践情境中重新学习,以适应实践的逻辑,并最终还有可能抛弃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

      这种认识和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误解。教育理论有可能来源于实践,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客观“摹写”和描述,故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理论是第一性的,实践就只能为理论提供思维材料和接受理论的规范与约束。此外,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是简单明了的决定关系,相互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实践中的主体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反思、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行动。

      鉴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2]职前教师教育必须着眼未来教师工作的场所,重新审视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将课程的焦点从学术理性转移到生动鲜活的实践,同时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构建实践取向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教师职业生命的成长根植于多姿多彩的教育工作实践,在指导、批评、建议和反思中锤炼,在锤炼中提升专业化水准。这种实践,并非理论之后的实践,乃与理论同生同长相互交融的实践。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告别传统的以学术理性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及其课程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必然会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革新。该标准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让未来的教师经历和体验教育、研究教育,进而实现自我的发展与超越。

      该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将教师角色明确界定为反思的实践者,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所有这些都是对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课程设置的规范和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必将在该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实现实践取向的转型与更新。

      二、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内涵

      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指的是以提升未来教师的实践智慧,帮助他们理解和改善教育实践,以及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最终目的,面向教育实践情境而设计的教育经验。该取向的课程设计在目标、学习者的角色、内容以及实施方面都有其独特内涵。

      (一)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未来的教师具备从事实际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实践智慧、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与学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追求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实践智慧正视具有不确定性的实践,不认为教育理论可以简单容易地运用到教育实践,相反,身处实践情境的教师必须去理解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深思和慎思,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实现对教育理论的同化与顺应,并作出符合情境的决定,解决教育情境中真实和复杂的问题。

      未来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是实践取向关注的重要目标。教师的劳动应该具有创造性,这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教师需要不断钻研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来切实促进学生的进步。只有具备创造的能力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此培养未来教师具备创新的欲望和能力,综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未来教师在课堂中的生存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