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三贾均市”

——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

作 者:
赵贞 

作者简介:
赵贞,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三贾均市”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准则,它源于汉代每月对市场货物定期评估的“月平”制度。具体说来,唐代市司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在此基础上,市司制定市估文簿,并报送州郡仓曹及尚书户部备案,作为官方平赃定罪、官民之间和市与和籴交易以及赋税折纳的依据。这种每隔十天的物价评估,不仅在两宋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运用,而且在明清的物价评定与奏报中也能看到些许类似的痕迹。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2x(2012)01-0008-13

       “三贾均市”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准则。《唐六典》卷20《太府寺》载:“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以三贾均市。凡与官交易及悬平赃物,并用中贾。”注曰:“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①即言市场上交易的各种商品,按照同类货物质量高低的情况划分为精、次、粗三等,并依次相应地规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正所谓“贾有上、中、下之差”,②以此来均平物价,调控市场。有关“三贾均市”的制定、运行及作用,国内外学者如仁井田陞、池田温、王仲荦、张泽咸、卢向前、李锦绣、李维才等,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③笔者在研读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物价材料时,发现“三贾均市”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三贾”的渊源、制作、影响以及与“三贾”密切相关的“时估”、“中估”等问题,对于透视中国古代的市场管理及物价调控具有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时估”材料的基础上,拟对唐代的“三贾均市”及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三贾均市”的渊源

       物价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问题。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对市场上交易货物的价格进行评估定价。《周礼》卷15《质人》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东汉郑玄注曰:“成,平也。会者平物贾而来,主成其平也。人民,奴婢也。珍异,四时食物。”唐孔颖达疏云:“会谓古人会聚买卖,止为平物而来。质人主为平定之,则有常估,不得妄为贵贱也。”④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质人即为专门评定市场交易货物及奴婢、牛马买卖价格的官员。为保证交易物品价格的公道与合理,《周礼》还规定:“听买卖以质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其中“质剂”,郑司农(郑众)“谓市中平贾,今时月平是也。”又曰“质剂,月平贾也。质,大贾。剂,小贾。”⑤按质剂,本为交易契约(买卖合同),郑众解释为“市中平贾”、“月平贾”显然有误,但至少表明东汉时官府已通过“月平”之制来调控市场物价。

       郑众所说的“市中平贾”,即“月平”之制,清人孙诒让解释说:“月平者,汉时市价,盖每月平定贵贱,若今时朔望为长落也。”⑥换言之,汉代的市场管理中,每月均要对市场上的货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价格。因每月物价要定期评定一次,故谓之“月平”。至王莽改制时,又规定春、夏、秋、冬四季的“中月”评定一次物价。《汉书·食货志》载:

       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买卖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讐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印贵,过平一线,则以平贾卖与民,乃贾氐(低)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⑦

       这里“中月”之“中”,颜师古注“中读曰仲”,应是,《资治通鉴》即作“仲月”;“平贾”,或作“评贾”,即官府评判、裁定的物价。⑧具体来说,汉代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个季度的仲月(即第二个月)对市场上的实有货物进行一次价格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出上、中、下三种价格。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各种物品的“本贾”,作为官方平抑物价的依据。⑨又《晋书·石勒载记》载:“因此令公私行钱,而人情不乐,乃出公绢市钱,限中绢匹一千二百,下绢八百。然百姓私买中绢四千,下绢二千,巧利者贱买私钱,贵卖于官,坐死者十数人,而钱终不行。”⑩这里“公绢”有中绢、下绢之分,自是按照绢帛的质地而定,依例也应有上绢。同一品种的公绢,尽管官价、私价相差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官、私价格都是按照公绢的等级差别和质地水平来确定的。因此,单就公绢的定价而言,后赵政权无疑继承了汉代“为物上中下之贾”的“平贾”制度。(11)

       汉代定期评价物价的“月平”之制,在唐代社会中仍能看到些许痕迹。《新唐书·食货二》载:“税物估价,宜视月平,至京与色样符者,不得虚称折估。”(12)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云:“所定税物估价,合依当处月平。百姓输纳之时,累经州县简阅,事或涉于奸冒,过则不在户人,重重剥徵,理甚无谓。”(13)即言两税的征纳,应参照本处当地的“月平”估价折算钱物。贞元八年(792),陆贽在一份奏疏中提到:“据市司月估,斗粜三十七钱。”胡三省注曰:“今之市令司,亦月具物价低昂之数以闻于上。”(14)这说明“月估”是市司对当月物品价值的总体评估,因而就性质而言,它与汉代市司“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的平贾制度相同。

       与前代相比,唐代对市场物价的评估与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比如汉代的“月平”,虽然在唐代仍能看到些许痕迹,但已完全被“旬估”所取代。所谓“旬估”者,即每隔十天对市场物价评估一次。正如《唐律》所言:“依令,每月,旬别三等估。其赃平所犯旬估,定罪取所犯旬上绢之价。”(15)大中六年七月,宣宗诏敕:“犯赃人平赃,据律以当时物价上旬估。请取所犯之处,其月内上旬时估平之。”(16)据“上旬时估”及大谷文书所见的“中旬时估”,(17)依例自然也有“下旬时估”。换言之,每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唐代官府(市司)都要定期对市场上的物品价进行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正如仁井田陞所言:“在市上,要在每个摆着交易货物的地方(可能是店铺),竖起标帜(可能是招牌),上面写出同业(行)名。而且,在市上,每月每十天还要估定一次交易货品的价格,定出上、中、下三等的时价。”(18)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协调供求关系,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物价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