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关市与山泽之赋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德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0036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战国时期,关于工商业者的税收主要有关市之赋和山泽之赋。本文利用各类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具体内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纳税方式等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2x(2012)01-0001-07

       《周礼·天官·大宰》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文中的九赋指国家的九项税收。其中的前六项属于农业税,第七项“关市之赋”和第八项“山泽之赋”大体属于工商业税。这基本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税收概况。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打算重点谈一谈战国时期的关市与山泽之赋。关于这方面的传世文献并不丰富,因此早期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不很充分。战国时期的古玺、金文、简牍等古文字资料中有一些是与战国时期的关市与山泽之赋相关的,古文字学者在阐述这些古文字资料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当然,他们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因此,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目前所能接触到的各类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对战国时期的关市与山泽之赋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要指出的是,为了说明问题,文中也用到了一些汉代的资料。

       一、关市之赋

       战国时期,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要缴纳关税和市税。《孟子·滕文公下》曾提到“关市之征”,它与《周礼·天官·大宰》提到的“关市之赋”实为一事。从《周礼》的记载看,当时还有门征(详下)。可见,“关市之赋”包括市征和门、关之征。那么,市征和门、关之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一)市税

       《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江永对此有详细的解说:

       絘布,市之屋税;緫布,货贿之正税;廛布者,市之地税也。古者建国,王立朝,后立市,国中大小之肆,皆是公家之财所成,故有屋税。廛者,停货物于此,则有地税。……此(引者案:质布)即偿质剂之布也。古未有纸,大券小券当以帛为之。交易以给买者,而卖者亦藏其半。质剂盖官作之,其上当有玺印,是以取买卖者之泉,以偿其费,犹后世契纸有钱也。

       罚布有三:质人罚度量淳制之犯禁者,一也;胥师罚诈伪饰行慝者,二也;胥罚有罪者,三也。①

       从中可见,市赋所包含的名目比较多。对长期在官市中经营的本地的小手工业劳动者而言,他们应缴纳的税类主要是市肆税(絘布)和交易税(緫布)。

       战国秦汉时期,城邑中的市是封闭式结构,四周有围墙,大抵四面各开一门。市内有提供给私营工商业者的整齐的经营场所——列肆。②市肆由官府修建,手工业者利用市肆出售产品就需交税,这种税被称为“絘布”。

       前引《周礼·地官·廛人》文下郑司农注曰:“絘布,列肆之税也。”《释文》:“絘,或本作次。”《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引之指出:“次即肆也。”③“鲍鱼之次”即“鲍鱼之肆”。“絘布”即“次布”,指市肆税。

       其次要缴纳交易税(大致应相当于现在的“增值税”)。前引江永所云“緫布,货贿之正税”,就是指商品交易税。交易税又称为市租。《商君书·外内》:“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云:“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索隐》:“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

       《管子·大匡》曰:“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这是说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要缴纳五十分之一的市租。《管子》一书所言的制度多为理想,不知道这个税率是否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制度。

       (二)门税

       西周春秋时期实行一种特殊的城乡分治的社会结构,称为国野制度。“国”的本义指都城,广义的“国”则包括国都以及郊以内的广大区域,根据《周礼》的记载,在国都外郊以内设有六乡;“野”本指郊外的区域,《说文·里部》:“野,郊外也。”根据《周礼》的记载,在“野”这块区域又设有六遂。国都与作为本义的“野”的中间有一块区域称为郊,它可以看做国与野的分界区。④

       春秋时期已有门征。《左传》文公十一年载:“宋公于是以门赏形班,使食其征,谓之形门。”杜预注:“门,关门;征,税也。”杜预以门为关门。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以门赏形班”条主张形门是国都之门,不是关门。⑤当可信。这样看来,春秋时期出入国都之门就要缴税。

       战国时期,随着都城规模的扩大,中小城邑的增多,有关城门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我们可以古玺资料为例:

       【1】三晋:焛门。⑥

       【2】三晋:阳门。⑦

       【3】三晋:昌门。⑧

       这些属于官署用印。有些门当是因地而名的,如“焛门”之焛是赵国的县。⑨焛门当指焛县县城的门。

       有些城邑的城门还不止一个,如:

       【1】三晋:上东门玺。⑩

       【2】三晋:下南门。(11)

       【3】三晋:上西门。(12)

       【4】三晋:西门。(13)

       【5】三晋:下西门。(14)

       这几个门没有标出地名。从【3】【4】【5】来看,西面有三门,正门为西门,其左、右各有一门,称为上、下西门。

       这些当然不一定是同一座城邑的城门。不过既有上东门,当有与之对应的下东门,甚至还可能有中东门。这可以参考东汉洛阳城门的情况。东汉的洛阳城,四面各有三个门,应劭《汉官仪》云:“洛阳十二门,东面三门。最北【门】名上东门,次南曰中东门。”(15)那么,洛阳城东面的门从北向南依次应为上东门、中东门、下东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