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042-04 执政资源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既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关系党执政地位巩固与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执政党要实现有效执政,最重要的是有效规范、利用和分配好自身的各种执政资源特别是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经过9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源,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新阶段,党要巩固、保持执政地位,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拓展和优化这些资源,这对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 政治资源是执政党核心的执政资源,在当今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政治资源作为执政党实现执政目标的重要依托,主要包括权力资源、制度资源及组织资源等。其中,权力资源是执政党核心的政治资源,也是政党价值的主要体现,它是执政党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导权。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核心,它的权力资源主要体现在对立法、行政、司法、军队、国家和社会生活等全面的领导权上,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各民主党派等的领导权,对大政方针、政治路线、重要制度的决策权,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直接任命权和推荐权,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权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资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非常重视对政权的掌握。马克思认为:“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都是政治权力;统治阶级保卫自己的最高政治权力,也就是说保卫它在立法机关中的可靠的多数;被统治阶级首先争取一部分政治权力,然后争取全部政治权力,以便能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改变现行法律。”[1](p284)他们强调政权机关的重要性,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2](P55-59)。此外,他们还对党的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工作程序和方式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并最终确定了代表大会年会制,强化了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在政治资源中,列宁强调布尔什维克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他还特别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尤其对党内民主建设始终给予高度关注,指出:“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并且,党内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3](P249)。根据列宁的思想,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即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事务归根到底由党员当家作主。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的建设极为重视,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重视党的政治资源建设。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把党的领导权放在首位,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2002年1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总要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党的领导体制,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等等,把党的政治资源建设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政治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政治资源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党的政治资源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权力资源的失范与损耗亟待限制与规范 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使国家权力服从、服务于权利,这是民主与法治的核心理念。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情况下,党的权力资源存在部分失范和损耗问题。在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乱作为”、“不作为”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过程异化,如民主集中制受到封建权力观的影响演化成家长制;二是权力受不到应有的约束而产生的结果异化,如腐败;三是权力的乱作为与不作为等问题”[4](p32)。这些权力运作的失范和损耗,严重影响党对公共权力与社会民众的控制,给执政带来挑战。 权力资源失范在当前国家政权系统中尤为突出,其中,党政分开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党政分开不是党政分家,而是党政职能分开,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在发展民主政治过程中,党既要保持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力,又要合理界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权限。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如何把民主法治落到实处以切实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真正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今党的政治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二)制度资源的部分性缺失急需纠正与完善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期,可能会造成某些制度资源暂时性或部分性缺失,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就是党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亟待完善。当前党内监督制约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党内监督制约体制不合理。一方面,从党的领导体制来看,它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党委会、常委会三个层次组成的。其中,代表大会领导党委会,党委会领导常委会,故代表大会在同级党组织中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是全体党员代表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决定党内各项重大事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目前党的代表大会对由它产生的党委会的监督制约基本上流于形式,它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致人们常常不是把党的代表大会,而是把党委会甚至常委会看做是同级党组织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5](p207)。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首先要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制约职能。另一方面,从党的检查体制看,目前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但实际上是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纪委成员的提名、任命、调动和待遇都掌握在同级党委手中,使纪委会完全依附于同级党委,这就限制了纪委监督制约职能的发挥,使它很难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由此形成了对下级监督制约多、对上级监督制约少,对个人监督制约多、对组织监督制约少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