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  

——“第二届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 者:
王可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8-0157-02

      继2009年5月在陕西师大举办首届中华两岸三地美学研讨会后,今年3月23—26日,中华美学学会、暨南大学文学院、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在暨南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内地和港台学者80人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主题,从古典美学的民族特色及现代价值、现代美学建设中的传承、美学古今对接的方法途径、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美学的研究阐发以及美学传统与审美现代性等议题展开,反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当前路向。

      关于古典美学的民族特色方面,辅仁大学陈福滨《〈管子·地员〉五音说之探究》,经细读文本,揭示了五音说从掘井不同深度所得自然声音到音阶关系的发现;傅玲玲《中国哲学中“鸢飞鱼跃”的生命美学》,指出《诗经》“鸢飞鱼跃”与孔孟“天道自然”及白沙“学宗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反映了古人体认境界以及人与天道交融之乐的自然审美理念。尤煌杰《传统儒家美学思想之美感经验描述》,从《诗》可以兴观群怨,考察个别经验的交流到普遍审美效果的产生;从音乐欣赏的感官经验到普遍化的知性理解,提取出儒家对美感经验的认识;从观水、赏玉和听乐相关论述,提取出儒家将审美对象比德化的思想;从自然生命体验领会儒家美感境界的绝对意义;完成了对儒家美感经验的概括性考察。薛富兴《文与质:一对具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探讨文与质作为美学史范畴、风格范畴和审美文化范畴的普遍性学术价值。徐碧辉《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文学的“情本体”传统》,从中国儒、道思想和古代艺术作品及文论思想中梳理出儒家重社会本体的比德意识、道家重自然本体的精神自由和文艺重情感本体表现等艺术精神,抽绎出奔进、回荡、含蓄蕴藉等艺术表情法。张晶《审美主体:感兴论的价值生成前提》,在梳理古代感兴论中寻觅审美主体修养与艺术感兴发生的内在条件联系,认为感兴在于主体情感的兴发,为外物所唤起,也是审美情感形成的过程,是主体学识与敏悟的结合。周均平《中国古代“比情”自然审美观论纲》指出,“比情”自然审美观在《淮南子》见端倪,董仲舒始系统论述,是由“比德”到“畅神”飞跃的重要理论环节,对后世美学和艺术创作影响深远。高华平《美与丑的辩证法》通过文字考证,说明先秦审美观念从用“好”字到“媺”(媄)、“美”等字的变化,经历了以女子为美到以美女为美,再到发现外貌美与内心美及美丑互转规律的过程。马茂军、张海沙《中国古典散文义味说》指出,义味说出自佛教义理,是晋以降散文理论的精神命脉,文道与义理表现了散文创作对思维内容、理性精神的重视,其重义者偏于理学,重味者偏于美学。闫月珍《意境:一个范畴的现代旅行踪迹》从古代意境论在现代的延展,指出王国维从审美角度确认古诗词创造的艺术美感,分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强调文学为人生、情感的现实和审美功用;宗白华则将意境普遍化为论述各类艺术的共通美感,将意境民族化,以重塑其独特性;李泽厚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之典型概念阐释意境,以适应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张郁乎《近代思想影响下的文学观》,把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置于西学背景中还原,指出其呼唤文学独立价值和坚持文学审美性,尤体现于其《论哲学家与美术家的天职》和《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二文。朱存明《〈老子〉生态美学观及其现代意义》从《老子》的分类认为,生态美学应分为道的生态美学和德的生态美学,“道法自然”为自然生态观,“天人合一”为人与自然和谐观,“返璞归真”为人生生态观,“无为而治”为社会生态观,因符合宇宙规律而独具生命力和科学性。雷礼锡《体山悟水达天道: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色范畴与价值》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山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自然、景观,是融汇自然山水、智慧山水、仁德山水、景观山水、人生山水于一体的特殊概念和特色范畴,却具有全球普适价值。时晓丽《先秦儒墨道对享乐主义艺术的批判及其现代意义》指出,儒家以“无邪”为标准批判郑声对雅乐的冲击,墨子批判贵族铺张奢靡之乐是天下之害,老庄批判贵族豪门的淫糜文化和底层民众的声色之娱;认为儒墨道艺术观的重新发掘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艺术审美文化方面,陈池瑜《文人画的源流与特征》,选取邓拓所赠苏轼、倪瓒、沈周、高克恭、董其昌、龚贤的作品,追溯从王维、苏轼到倪瓒、沈周的文人画观及表意和清润秀逸的文人画风,寻觅山水画从王维、董源泉和米芾的水墨渲淡到倪瓒、沈周的元气淋漓、墨韵浑沦的发展过程,指出了文人画艺术精神与笔墨形式的审美关系。刘泽光《入古出今:中国画法的承传与创新》以自己的书法作品,探讨了如何从现代俚语、惊叹大自然、哀叹小都市等现代心态入书来体现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黎明海《道家美学观念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充满式”及“整一性”的线条表现》考释证明,由于中国画家滕圭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托贝的密切交流和影响,道家美学观念对该画派的形成和风格特点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充满式视觉效果和动感生命的线条,打破了文艺复兴以降的二分观物方式,转为统一的视物观。李世庄《陈福善的艺评与香港早期艺术的美学观》指出,20世纪30年代香港艺术评论步入茁壮成长期,陈福善的绘画创作和评论起重要推动作用,他以图案优异、色彩调谐和感情动人为真善美的表现基础,中西文化兼通,最终转向中国画法的传统和创新上。张四德《美国十九世纪的风景画》描述了19世纪20-70年代哈德逊河画派崇尚自然景观的真实表现,重温了其纯自然的创作态度,指出其对工业发展造成污染和破坏自然仍有历史批评价值。高郁雅《武昌起义后上海报纸广告插图中的革命图像》则广泛采集辛亥革命发端至终结清朝统治建立民国这段时期《申报》、《时报》和《民立报》的插图,梳理出上海报纸此期以地图介绍情势,方便民众认识起义现场;用照片介绍人物,让读者熟悉政坛新秀;以插图捕捉社会动态,反映改朝换代大变局;商业广告革命气息浓郁。何佳瑞《中国文人绘画艺术中的真理及其诠释》从中国画论中形似和传神二论,引申出模仿之真与传神之真两个真理层次,认为它们分别与西方哲学中的概念真理和存有真理相应,但传神之真才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真正追求,其真理本质是有意义、深度而能动人。高建平《“描写之辨”与从“描”到“写”》描述了书法意味强势进入绘画的情况,证明了书法意味是古代绘画的普遍追求,绘画艺术节奏性、情感性和整体性的空间时间关系,归结为心手相应的活动“写”。刘士林《都市热点文化现象的审美批评与阐释》通过“给力”用词、凡客品味、少女伴消费以及大众娱乐艺术的分析指出,现代文化的生命本质只能是城市的产物,传统农民经过痛苦的城市化才能成长为现代审美文化主人。

相关文章: